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政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唐明珍

字数:1463 2023-12-31 版名:教育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历史重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名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很受鼓舞,同时也备感压力。
  小学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阶段,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思政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课改的最根本问题是观念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学习。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教学的方向性必须是“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诚信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晓明的奶奶患了非常严重的疾病,晓明该不该告诉奶奶实情呢?在讲助人为乐时,提出碰见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很难选择。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以辩论的方式得出结论。如此,当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探索理解课程内容时,课堂就成功了。教师只需要适时地指导和按需提供生活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就能真正实现引导学生去学习的目的。
   二、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思政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推行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生活气息的思政课堂,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不能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更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增强学生道德品质与提升法治认知的效果。因此,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摆事实,有依据地启发引导学生,从而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记忆与背诵就可以,事实上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时,因为学生这部分知识相对欠缺,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按照教师分发的预习任务单,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网络资源,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等。在预习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而这些难题正是学生认真听课的催化剂,学生将这些问题带进课堂,在合作学习中加以解决。如此,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和效率也大大提高。
   四、积极落实核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思政教学的核心目标。情感是具有情境性的,因此,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大中国》《我爱你中国》等爱国歌曲进行导课,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到台湾问题时,教师可以展示台湾同胞表达回归祖国愿望的视频、诗歌等资源,让学生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歌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辩论、舞台剧等方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增强课堂效果,从而达到“育心化行”的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研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