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想象的翅膀畅游诗海

——从教学实例出发探索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字数:1579 2023-12-31 版名:教育理论
   □陈海花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内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耀古今。古诗词占据了语文课本中相当一部分比重,古诗词的教学也贯穿语文教学的始末。下面我就通过教学中的实际做法归纳几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敏锐感知,抓住想象点。
  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是中国孩子的启蒙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内容简单,却经久流传,为什么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都读出了李白的思乡之情,却读不懂他在思念什么?这个“思”字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想象点,它带给了古往今来的游子们一样的思乡之情,却有不一样的思乡内涵,值得我们尽情地去想象。
  诗人杜牧的《清明》,一到清明节,就会被人们吟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的雨,怎样的纷飞细密?路上的行人又干什么去了?为何“欲断魂”——他因何肝肠寸断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杜牧打听哪里有酒家做甚呢?这“欲断魂”“借问酒家”,就引发了我们探究的想象。
  清代第一才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个“梦”字,多美的字眼啊!少年才子纳兰性德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梦里面有什么呢?我们很想走进大词人的梦里,一解好奇。
  教师要敏锐地抓到每首诗中的“诗眼”,即想象点,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展开多重的想象。
   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创设情境:寒夜寂寂,白霜凛凛,诗人一抬头望见了夜空中那一轮孤独的明月,一低头又思念起了故乡的什么?思念起了故乡的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情,哪些景?一启发,学生的思维瞬间活跃了,开阔了,诗人李白那遥远的思乡之情瞬间就充实了,变得可感可言说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创设情境: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洒在行人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呢?路上匆匆的行人做什么去呢?(清明扫墓,祭奠死去的先人)他为何“欲断魂”——那么哀伤难耐呢?诗人杜牧祭祀的那位逝者与他又有何等的渊源,才会让他如此肝肠寸断,情不能自已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继续创设情境:诗人杜牧打听哪里有酒家做什么呢?(喝酒;买酒)喝酒又为何呢?(借酒消愁愁更愁;一醉解千愁)买酒又为何呢?(祭奠逝者,清明节祭祀的一种习俗)不管哪种缘由,既加深了学生对清明扫墓这一习俗的了解,古来就有之,又与诗人达到了共情。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展开多重的想象之后,诗人内心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被学生领悟了。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品悟诗人的感情,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就可突破这一难点。
  三、拓展想象,诗情自悟。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只有在学生展开了各种想象之后,才能对清明节的习俗更加清晰;诗人杜牧缅怀逝者的那份哀伤,或许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清明祭奠亡魂的一种虔诚……这只有在想象之后才能领悟,学生就这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通过一次次创设情境,学生展开了一次次的想象:苦寒的边塞,厮杀的战场,拼命的将士们,无一不浮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古代将士们誓死杀敌,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怎能不震撼孩子们?这都是想象带领孩子们驰骋沙场之后的感同身受!
  拓展想象之后,诗人灵魂深处的感情再一次被学生升华,古诗词优秀文化的生命力,就这样再次滋养了学生们的心灵,涵养出孩子们优秀的品质。
  敏锐抓住想象点、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拓展想象,就是送给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一双双翅膀,它载着孩子们飞越古今,畅游诗海,与先辈们纯洁高尚的灵魂共舞共情共传承!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西郊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