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李 杰

字数:1561 2023-12-24 版名:教育理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不仅可以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本文对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
  一、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内容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仿写模式的应用目标在于给学生提供模仿对象,让学生选择适宜的材料填进去,完成创作。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教师通过将课文中有价值的典型片段提取出来,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创作,并不要求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品,而是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写作状态,避免出现提笔忘字、思路枯竭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仿写模式应用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对低年级学生,可让学生仿写简单的句子;对中年级学生,可让其仿写典型段落;对高年级学生,可让学生仿写篇章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仿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帮助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拆分,确定自己的写作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如:“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如下的句子:“在秋天的雨中,大地被它滋润,一曲丰收的歌在风中飘荡,带给大地的不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心灵的满足。而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秋雨的清凉和温柔,就如同一首欢乐的歌,跳跃在他们的心间,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期待。”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有趣,而且实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对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产生恐慌心理,给后续的写作过程带来负面影响。究其原因,这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抓住文章重点,日常积累的素材较少,这就可能会使学生对写作过程产生畏惧心理,还可能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自身写作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对读写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对阅读与写作产生全新的认识,进而增强对写作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前教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养成随时记录生活素材的习惯,以便在写作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基于课文发展进行续写
  续写指根据原文的创作思路进行延伸,通常从文章的前半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来看,续写是对原有情节的延续。而从语言表达这方面来看,续写需要学生对原文的发展脉络、人物性格等加以把控,并对之前的文章进行重温,从而增进对故事架构的熟悉,合理推测后续发生的情节。另外,在续写过程中,学生应当准确把控“续点”,确保主要人物、个性相统一,并保证中心事件不变,避免对故事的主题思想造成变更。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课文中提到了方帽子店老板因为一直卖方帽子而错过了很多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老板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做呢?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例如:“方帽子店老板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帽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决定引进一些新的帽子款式,比如圆帽子、尖帽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自身对写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对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