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李艳

字数:1559 2023-12-24 版名:教育理论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侵染。由于幼儿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行为活动往往还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因材施教 适时引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常犯错误的幼儿,一定要抓住时机赞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赞美他们的爱心、善良和努力,宽容他的一些小过失,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言传身教 榜样激励
  孔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一定不能违反。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给孩子们倒水喝,突然,旁边的凡凡一不小心踩了我的脚,看着他胆怯的样子,我就想逗逗他,故意装作痛苦的样子,他立刻对我说:“对不起,老师!”看着他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继续给孩子们倒水喝。可是,宇宇这个小机灵鬼却对我说:“老师,你还没说‘没关系’!”我愣了一下,赶紧笑着说:“凡凡,没关系!”并及时表扬了宇宇。
  这件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提醒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偶尔犯了错,也要接受孩子们的批评并立即改正,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寓教于乐 强化巩固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游戏中幼儿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在一次自由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幼儿把凳子倒扣在地上推着跑。我想了想,走过去,扶起凳子,放在耳边,示意幼儿安静,说:“听!凳子在哭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为什么哭泣?”“想”幼儿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它说自己每天为小朋友们服务,可是一些小朋友不但不爱护它,还把它摔得遍体鳞伤,于是难过地哭了。你们想不想帮帮它,和它成为好朋友?”我这么一说,其余几个推凳子的幼儿赶快把凳子扶起来擦干净,说:“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推凳子了,我们要做凳子的好朋友。”我对他们的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并以此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公物、彼此之间和谐相处。由于幼儿行为的坚持性、自控性比较差,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想强化巩固,空洞的说教、机械的重复训练固然有效,但孩子在那种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无疑是被动的、痛苦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运用游戏、儿歌等艺术活动进行常规训练,来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用形象生动的图画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用形象贴切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穿衣的步骤……这样幼儿更易于接受,更易于掌握,教育也有了一种温馨的艺术氛围。
  家园合作 持之以恒
  托尔斯泰说:“家长的责任是不能托付给任何人的,金钱买不到成功的孩子。”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孩子们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教育,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必须与幼儿园是一致的,并能延伸到家庭教育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并适时对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让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使幼儿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任重而道远,只有老师、家长密切配合,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才能督促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终受益。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