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教师教学的新方式

□刘廷强

字数:1432 2023-12-24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政策的巩固和深化,关键在于给孩子做“减法”、教师做“加法”。“双减”“减”的背后是“加”,“加”什么?怎么“加”?这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孩子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有呼下有应,只有形成师生联动、减负增效的工作机制,“双减”才能走得深走得实走得稳。
  “双减”后教师帮助孩子提升上课的注意力。真正有效的减负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入手,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观念,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学科教材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设计有趣、丰富的课堂活动,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使小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变得趣味化,从而激发孩子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大多数儿童喜欢听故事、听儿歌、玩玩具、看动画片,教师授课时可巧妙利用这一点。例如,讲到关于草原的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小段马儿在草原奔跑的视频,或让孩子先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集中孩子对课堂的注意力。在动画片段或视频观看结束后,让孩子分组讨论并互提问题,让孩子思考:动画片中的草原和现实中的草原有什么不同?草原中是否只有“羊”这种动物?还有没有其他动物呢?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有效提升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双减”后教师帮助孩子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关于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双减”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的第一步,是将自主阅读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而不是自己一味地灌输给孩子,可以从让他们自主选择绘本开始。让孩子选择适合且喜欢的书,更重要的是,注意使用阅读技巧。孩子正在阅读童话一类的书籍,教师或家长不妨和他们一起代入情境,角色扮演,这样既能加强孩子对于情节的记忆,又能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让孩子学会描述他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以及在阅读文本中感觉到的东西。通过使用感官来体验,孩子会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背景、故事的情节等,这也有助于他们进行推断和得出结论。孩子在阅读时还可以对他们所阅读的故事的背景、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和对比,加深孩子对人物、情节的理解。
  “双减”后教师帮助孩子保持课后恒温的能力。在作业评价方式上,不少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复习和批改后总结出分数,缺乏教师的人文关怀,孩子容易忽视家庭作业或淡化学习兴趣。“双减”后不妨转变作业评价模式,由“师评生”转变为“生评师”,让孩子“反客为主”来评价教师的“作业”,有助于孩子进行系统性思考,能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此外,由于孩子能力有差异,作业评价要体现弹性化。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后进生的作业,教师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鼓励和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让其在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并继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优秀生的作业,教师在作业评语中既要有鼓励又要有适当的压力,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写一句相关的名言来鞭策这样的孩子。此外,还可根据不同孩子的失分情况写几条评论,给粗心的孩子一个提示。放假前,教师可以给孩子写一些节日祝福,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有温度”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以作业设计促进课后减负增效的目标。
  总之,“双减”后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上课的注意力,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课后恒温的能力,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学习,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变机械抄写为巧用方式,变单一为多样,变书本为生活,让孩子能够乐于学习,积极思考,高效完成。
  (作者单位:陕西省绥德县石家湾镇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