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量感”的有效策略

□马 莉

字数:1530 2023-12-17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诠释,增加了“量感”这一核心素养。“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的直接感知,包括对物体大小、多少、轻重、薄厚等属性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量感的培养融入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充分肯定了量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探索与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现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大多放在学生“数感”的培养上,有关量感的内容一直被忽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只是仅仅围绕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解析技巧展开讲解与练习,并没有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数学在学生眼中变得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量感的发展。二是对于学习主体认识不清。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全面主导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被提问。这种教学方式明显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利于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一)注重体验,感知事物的量化属性
  学习量感培养的初级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感官对量的感受,并进行自己的经验判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体的各个感官去切身感受事物的大小、长短、轻重等可量化的属性。只有经过反复的感受与体验,才能将最终的体感转化为直接的感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人体悟并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例如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克和克》时,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都放在了千克与克的单位换算上,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千克与克的体感经验累积。在《认识千克和克》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的体感体验方式。首先让学生亲自用手掂一掂1克大米、250克牛奶、500克黄豆、1千克苹果、10千克西瓜的分量,再让他们背一背自己50千克的同学,比较直观地体验千克与克的意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对千克与克就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提升估测应用能力
  估测是对事物大小、轻重、长短等属性进行评估测算。估测的准确程度取决于个体的量感,只有建立在特定知识储备与体感经验的前提下,才能利用推理和猜想获得物体属性量的近似值。例如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后,我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估测一下学校操场的周长。有的学生说自己走一步正好是0.88米,绕操场周边走一圈,用0.88×步数就可以算出操场的周长。有的学生说用自己长3米的跳绳丈量操场一周,用丈量的次数乘以3就可以求出操场的周长。当然,学生的估测方法不止这些。在不断的交流与实践中,他们积极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最终都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结果。通过这种基于理性推理又有生活实践的估测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与完善了学生的量感。
  (三)动手实践,培养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方面也增添了新的内容——综合与实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契机,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因为大象太大,不能直接称→也不能把大象分成小块称→因此用石头做中介,再引导学生应用故事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测试作业本中一页纸的厚度。我们都清楚学生的尺子最小刻度是毫米,不能直接用于测量。曹称称象中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用化零为整的方法,先测一下一整本作业本的厚度,再除以它的页数,就得到了每一页纸的厚度。在这样的动手实践中,既培养了数学的量感,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惠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