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记

□杜怀超

字数:1638 2023-12-13 版名:文苑
  当我们看耦园时该看什么?
  我又一次来耦园。江南园林甲天下。我也见过不少的园林,诸如个园、留园、网师园、拙政园、怡园,对此产生沉重的审美疲惫,园林在很多内容上趋向雷同,在花草树木、假山池塘以及亭台楼阁上几乎取得共识,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园林最核心的一个字,是隐,归隐的隐,隐居的隐,隐于山水,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少了红尘喧嚣,少了俗事打扰,就像一棵草一朵花一根竹子,在四季风雨里清净无为生长,手上、眼里、心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是花草树木的事,清心寡欲。这就像耦园的东园,我们在园子所见到的,基本上就是连廊、假山、树木花草、池塘、亭榭之物。
  我努力回忆下初次来耦园的情景。那是一次偶然的回眸里,从一座桥上向着河岸望去,越过几家临河的店铺,那个叫耦园的字样镶嵌在灰色的门廊上,墙壁是灰色的,上面攀援着密集的紫藤,如果不稍加聚焦,你是很难发现它的;这个不易发现还缘于耦园深藏在白墙黛瓦的民居里。
  耦园的最初名字叫涉园,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在我望文生义的错误理解里,以为耦园应该与农耕有关,单独看一个“耦”字,我以为类似耒、耜、犁、铧等字,左边的“耒”分明指向农具物什。完全是我的胡思乱想,走进耦园,才发现与我的理解是云泥之别。
  我是在一个午后再次拜访耦园的。时间不咸不淡,日子波澜不惊,还有点寂寞、无聊之感,加上不是旅游旺季,游客稀少,我以为彼时去耦园正是时机,清静得很,可以细腻地倾听园子内部的秘语;在雨丝的密织下,整个楼阁、花草、香径等似乎都聚集在一起,缠缠绵绵的。事实上确实如此,进园之后,你很难看到人头攒动的情景,游客是稀稀疏疏地进来,然后不声不响地出去、消失,园子始终保持一种静寂。假山是静寂的,树木是静寂的,楼台是静寂的,游客也是静寂的。这种静寂不是约定的,你走进去,自然而然就和周围的事物达成一致,一起跌入静寂中。即使三两游客走后,园子留出一些空白,雨丝会迅速地补上去。
  再去耦园。奇怪的是,储香楼、双照楼、城曲草堂等原先还有些印记的,随着一次次的相遇,从清晰到模糊;偌大的耦园,现在对我来说,最后留在心上的,只有那个居于西花园、耦园的新主人沈秉成。
  沈秉成是谁?才子,高官。作为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以高中二甲第七名进士身份,与后来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龢同榜的沈秉成,可谓当时的政治明星,从地方官升至广西、安徽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等要务,后来光绪十年升至顺天府尹,参与外交事务。沈秉成与一般高官有不一样的地方,他属于学者型的官僚。据说,当时的安徽经古书院就是他创设的,并亲自为学生授经史儒学,后来皖人中出现不少通经博学之士;在江苏创办江南水师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之一。沈秉成在对待洋人上有理有节,这被当时的光绪皇帝看中,这也是他后来参与外交工作的缘故。他与英国人谈条约、与日本人谈台湾问题,引经据典,令洋人大吃一惊。
  历经千帆归来的沈秉成,更深谙儿女情长,遇上严永华,这是冥冥之中的宿命,他加倍珍惜爱人,开始为他们建筑彼此的爱巢。耦园,就是沈秉成为严永华修建的用心之作。他在涉园的基础上,增加了西花园,中间是他们的住宅。这对称式的园林,在江南园林中实属罕见。这个耦园的耦字,至此,就不只是指耦园的建筑布局,还有着他们两人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
  在耦园,我伫立时间最多的,就是它的西花园。这也是我多次光顾耦园,在西花园流连不止的原因;即使身处西花园,对着织帘老屋、靠近山墙的藏书楼以及园子里的各种陈设,我似乎没有多大的审视与细瞧,而是把肉身置于这气场里,靠在一棵树下或倚靠在某扇门框,闭上眼睛,什么也不用看,冥思默想就够了。
  细雨霏霏,人影稀疏。这样一个小众的院子,冷清或静寂,也是常态。园子外面,诸如人满为患的拙政园、咿咿呀呀的网师园,还有灯火阑珊的山塘街,这些热闹的景点都还看不完,还有谁会千里迢迢赶来苏州奔向这里呢?值得一提的是,耦园隔壁就是当地婚姻登记机构,这是对沈氏夫妇美好情爱的纪念?如今还有多少人像沈氏夫妇那般笃定爱情,相依相伴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