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与探究
□蔡丽丽
字数:1619
2023-12-10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就是要全面减轻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习的质量却不能降低。所以,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就成了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一年的实践研究,紧抓六字:听、说、写、读、演、讲,总结出四个层级的作业设计法。
第一层级: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
基础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学生根据作者作品,对字词积累、妙语佳句、行文思路、课文主旨、自学疑惑和收获启示进行预习。这些方面是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课文,感受课文;搜索资料补充课内有限的常识;积累好词好句去丰富自己的语言;发现疑惑,在课堂上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听课,交流,并解决疑惑。
第二部分是课后基础题设计。如,《济南的冬天》基础作业:根据此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第四段。笔者按照山上、山坡、山腰的叙述顺序进行描写进行构图,围绕一个“妙”字,一个“秀气”来梳理语段的内容进行思维总结。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去完善自己的背诵思路,进而快速背完。
第二层级:拓展题,内容延伸课外
拓展类作业通过与书本有联系的知识与能力的拓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如,《诫子书》作业:1.诸葛亮为什么要告诫孩子?搜索资料完成。2.告诫的效果如何?谈一谈你的看法。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就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把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摘抄出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设计拓展性作业,要由教材向外拓展,要着眼于教材本身,向生活拓展。
第三层级:实践题,获得生活启示
实践类作业习题,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主要类型是查找类、体验类、操作类的作业,强调的是“体验”二字,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目标是唤醒和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和尝试读懂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据此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主题实践作业:
高尔基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让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着对母亲的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受爱、表达爱。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关于“母爱”的语文小报。2.学唱歌曲阎维文的《母亲》。3.以“我和母亲的故事”为题进行一次关于“母爱”的讲故事比赛。4.以“母亲”为话题,举行一次朗诵比赛。(3、4二选一)5.写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此作业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享受体验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第四层级:兴趣题,训练读写能力
兴趣作业,主要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设计的作业。作业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是能够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创新型作业。
利用圈点勾画完成批注作业。如教学《春》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对一篇新课文进行批注:首先设计批注符号;然后对课文的精彩处、疑惑处、感动处等进行详细批注;最后全班交流批注,进行思维分享。
利用音频和视频完成展示作业。如,诵读《金色花》录制成音频,演读《秋天的怀念》录制成视频等。
利用课文留白进行文字创写。如,郑振铎的《猫》,如果猫还活着,它回到家,“我”会对猫说什么表达我的误解,来补救我的过失。学生不仅联系课文,通过情感体验,多次反思完成作业,还能理解文本的精妙之处,提升鉴赏、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还有手抄报、为名著设计封面、语文专题小报、主题绘画、生活观察日记等,这类作业能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爱上作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老师要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在作业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真正地达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初级实验中学)
第一层级: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
基础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学生根据作者作品,对字词积累、妙语佳句、行文思路、课文主旨、自学疑惑和收获启示进行预习。这些方面是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课文,感受课文;搜索资料补充课内有限的常识;积累好词好句去丰富自己的语言;发现疑惑,在课堂上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听课,交流,并解决疑惑。
第二部分是课后基础题设计。如,《济南的冬天》基础作业:根据此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第四段。笔者按照山上、山坡、山腰的叙述顺序进行描写进行构图,围绕一个“妙”字,一个“秀气”来梳理语段的内容进行思维总结。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去完善自己的背诵思路,进而快速背完。
第二层级:拓展题,内容延伸课外
拓展类作业通过与书本有联系的知识与能力的拓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如,《诫子书》作业:1.诸葛亮为什么要告诫孩子?搜索资料完成。2.告诫的效果如何?谈一谈你的看法。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就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把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摘抄出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设计拓展性作业,要由教材向外拓展,要着眼于教材本身,向生活拓展。
第三层级:实践题,获得生活启示
实践类作业习题,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主要类型是查找类、体验类、操作类的作业,强调的是“体验”二字,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目标是唤醒和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和尝试读懂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据此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主题实践作业:
高尔基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让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着对母亲的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受爱、表达爱。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关于“母爱”的语文小报。2.学唱歌曲阎维文的《母亲》。3.以“我和母亲的故事”为题进行一次关于“母爱”的讲故事比赛。4.以“母亲”为话题,举行一次朗诵比赛。(3、4二选一)5.写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此作业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享受体验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第四层级:兴趣题,训练读写能力
兴趣作业,主要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设计的作业。作业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是能够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创新型作业。
利用圈点勾画完成批注作业。如教学《春》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对一篇新课文进行批注:首先设计批注符号;然后对课文的精彩处、疑惑处、感动处等进行详细批注;最后全班交流批注,进行思维分享。
利用音频和视频完成展示作业。如,诵读《金色花》录制成音频,演读《秋天的怀念》录制成视频等。
利用课文留白进行文字创写。如,郑振铎的《猫》,如果猫还活着,它回到家,“我”会对猫说什么表达我的误解,来补救我的过失。学生不仅联系课文,通过情感体验,多次反思完成作业,还能理解文本的精妙之处,提升鉴赏、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还有手抄报、为名著设计封面、语文专题小报、主题绘画、生活观察日记等,这类作业能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爱上作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老师要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在作业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真正地达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初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