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连贯的教育评价引领学生体育锻炼

□李英锋

字数:1408 2023-12-06 版名:声音
  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对学生(从中小学到大学)的身体素质下降存有普遍的焦虑情绪,而学生近视程度的居高不下、肥胖指数的不断攀升、体测数据的下滑也印证了社会的焦虑。记者近日走进一些高校发现,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堪忧。很多男生做引体向上非常吃力,立定跳远跳不远,不少学生短跑爆发力不足,存在“长跑恐惧”。(11月27日《半月谈》)

  这是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一个缩影,也是学生从小体育锻炼不足的负面积累的必然结果。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帮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可谓操碎了心。这方面的法律、政策要求、措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刚性。《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上海等地通过地方法规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要求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锻炼一小时。各地推动中考体育分值不断上涨,有些地方的体育分值已达100分。高校也普遍把体育科目列为学分必修项,有些高校甚至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游泳等体育技能……这些要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体育课程的“上位”,也提升了社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然而,揆诸现实,还存在着初中体育应试化、校外体育培训功利化、体育考核不连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支持不够、学生体育锻炼方向模糊、体育兴趣缺失等问题。不少教师或家长担心学生的安全,不敢放手让学生参与相关项目的体育锻炼,或怕体育锻炼耽误文化课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成绩,不愿意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很多初中生的体育锻炼都围着中考这根指挥棒转,体育锻炼只为中考周期服务,考哪项练哪项,临时抱佛脚,锻炼一阵风,随着中考结束,体育锻炼也渐渐荒废。在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繁重,升学压力大,且高考没有体育考试,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只停留在课程表上,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强度都严重缩水。而大学时期,尽管高校有体育课、体育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按要求严格进行体育锻炼,而是糊弄了事,通过投机取巧等手段获得体育学分。我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她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锻炼周期和身体素质变化契合了上述现象,据我的观察和了解,不少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和轨迹。
  笔者以为,应通过科学连贯的教育评价机制引领学生体育锻炼。教育评价机制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指挥棒、“兴奋剂”。前不久,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评分标准》明确,从2024年开始,北京体育中考适用“达到良好即满分”的原则,放宽优化了体育考试项目的满分标准。加之之前已实行的体育中考项目“22选4”,北京体育中考淡化了应试和分数色彩,减轻了学生的体育考试压力,也给了学生更多体育锻炼选择,有助于引导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更轻松、自然的心态回归体育锻炼的真谛,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锤炼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技能。北京体育中考改革具有示范引领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中小学对某些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掌握了体育锻炼的基本技巧,可能就会养成长期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
  其实,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应该针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身体发育特点,注重科学性、基础性和公平性,考虑体育项目选择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建立适度宽松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健康生活习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