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大单元备课要点浅析

□孙铁龙

字数:1604 2023-12-03 版名:教育理论
  2022版义务段新课标颁布后,大概念、课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时成为热点,但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尚在摸索阶段。为了使一线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所依托,笔者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参照近期设计大单元的教学案例,对大单元教学备课要点及其他作如下阐释,仅供同行参考。
  内容:大单元教学内容有时指教材的自然单元,如语文的某学习任务群,英语的课本自然单元,除了说明单元教学内容,还应说明本单元内容的性质、价值以及在本任务群或单元中的地位,如果是整合的大单元,应指出整合的原因、线索、思路、目的,不论是自然单元还是整合的大单元,都应对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学习的关键、要点和难点。
  学情:指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体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和习惯、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哪些相关的储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能存在的困惑或疑难。
   情境与任务:
  情境: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面对的具体场景、条件、环境。既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条件,又是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决策。最后得出的结论,要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情境通常包含知识背景、个体体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
  任务:也称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一般是一个学习任务,比如“探究汽车尾气治理”“调研大运河水质”,而主题式学习可能是围绕主题的一连串学习任务,比如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有四个学习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发表。而高中《红楼梦》阅读就有五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就是面对真实情况或模拟情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学习任务又是由许多学习活动组织的,比如“新闻阅读”可以分为两个学习活动:一是阅读新闻,弄清新闻结构及各部分功用,掌握新闻特点。二是能辨别新闻体裁,并划分新闻结构。
  大单元教学设计,任务栏通常选用图形展示大任务和子任务的关系,然后具体分课时的具体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先有大任务结构图,再有任务划分的具体课时活动安排。
   目标与评价:
  目标:就是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参照课标,二是研究教材及教师参考用书。“实用、简洁、可测量”是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可分为“课前导向性目标”“课中嵌入式目标”“课后的检测性目标”。“目”是方向,规定学生向什么方位去,“标”是靶子,衡量学生是否到达指定的位置。通常我们表述的目标只有“目”没有“标”,课前导向型目标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而“课后结果性目标”能通过检测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在过去以知识为主线的课时设计中是基本课程学习的方向,进程和质量。
  评价:指评估和反馈。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评价是新课堂组织的重要方法。
  新课标倡导关注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特别要注意运用波动性评价,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注意多元评价,让学生评学生,学生评小组,学生评老师,成为新课堂常态,反对教师一言堂。
  过程与方法:
  过程:就是学习的流程,具体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序,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纯知识的主题或专题式学习,通常有:整体感知、探究建构、应用拓展重构。另一种是项目式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依据实践进行板块划分,比如九年级下册“探究·实践”,诗歌单元“朗诵诗歌,鉴赏诗歌,写作诗歌,发表诗歌”,而语文学习任务群,通常要围绕主题提炼大概念,然后串联学习活动等不一而足。
  方法:就是学习技巧,这里指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策略,比如比较、归纳、画结构图、画示意图、做实验、做调研、进行辩论等。也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与资源,比如“试着找出具体意象:想象画面,猜测作者特征倾向?”“依照教师的图示,继续完成框架图”,是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文字材料”。总之,提供给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语言、技能、工具、资料、方法、途径”都在方法中。
  以上要点,仅供大家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参考使用,大单元教学内容复杂多样,很难有一个包容所有教学实践的设计模板,望大家在工作中再创新,再总结。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