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始终需要在社会化场景中完成对人的培养

□耿银平

字数:916 2023-11-29 版名:声音
  腾讯新闻20周年特别策划《20年20人20问》,携手全球顶级企业家、思想家、教授、学者一起热问向未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嘉提问:“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一对一因材施教,传统的基于班级的学校教育还有必要存在吗?”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颂杰认为:“无论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将如何被颠覆和重构,教育始终是需要在社会化的场景中完成对人的培养的,我想这是学校教育将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场景的确能营造出声光电的现代化效应,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感觉得到充分的延伸和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容易,更为形象化和视听化。对于完成知识嵌入、记忆入心,是一种积极而必要的数字化强化。人工智能走进校园,有利于教育和学生的信息化赋能、数字化成长。
  可是,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全人格成长而言,知识嵌入仅仅是教育的一个维度,一种层面,一种目的,孩子的人格成长、道德优化、人际交往能力、抗击挫折能力、心理发展能力,以及创造性、开拓性能力等多重教育能力、多元教育目的完成,需要人工智能来点燃,更需要在货真价实的“人”的场景中来完成,需要借助于“人”和“人”的对接,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来实现。也只有借助于这种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化的生活场景、社会场景,孩子的多元潜能和智慧,才能被唤醒,被塑造,被推动。
  教育学上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它无疑在强调,我们赖以生存的活色生香的生活,因为有情节生动的人间故事,有你来我往的人情世故,有跌宕起伏的人生起伏,还有让人痛心揪心的人性之恶,等等,这些真刀真枪的社会历练和训练更能让孩子得到健全的道德认知、心理认知以及社会认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耐挫折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职业创造力。这些综合素养显然更需要在社会场景中习得,而非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速成。
  所以,人工智能的教育能力无论多么强悍,都仅仅是教育的补充,取代不了基于班级的学校教育。因为完成对孩子的更为完善、更为健全、更为健康的激励、唤醒和鼓舞,最终还是要依赖学校,依赖社会,依赖于丰富多彩的“人”的交往和社会感化融化,让孩子长成情感丰富、富有担当、适应社会的美好的“人”,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