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易行难”到“知难行易”的 小学道法认知进阶

□仇保民

字数:1436 2023-11-26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言知之易,行之难”的说法历来为广大教师遵奉。然而,实际情形却是“知之不易,行之更难”。在现实生活中,在学生自发的“知”“行”系统中,既有“因知而行”“因行而知”,也有“不知而行”“行而不知”。鉴于此,促进学生的“认知”进阶无疑成为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课题。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遵循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加强学生“行”的体验,“知”的深入,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道德思维,进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促进学生因“知”而“行”。
  一、“知易行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低效认知的根源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要求课堂教学具备较高的针对性、趣味性、思想性和主体性。然而,一些教师引导小学生道德认知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准备粗略,教学内容多是表面文章,必然导致认知过程趣味性缺失,认知冲突也非常匮乏,自然就会导致小学生的认知体验不足,思想教化价值非常差。
  1.直接说教剥夺认知过程,形成表面“知易”
  以四年级上册的《网络新世界》教学为例: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和懈怠应付,理所当然地猜测与评估学生思想,淡化了认知过程。“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本着这一想法,有的教师就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过多向学生讲解应如何看待互联网这一问题,没有对认知对象认真导入、剖析和总结。
  2.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畅,导致“知”“行”分离
  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内容,导致“知”“行”分离。教师应尊重学生认知的主体性,提升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
  3.情感无共鸣,“行”更难上加难
  以四年级下册《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本章内容讲解时,主要依靠搜集祖国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图片,而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发现多感受家乡的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此的教学方法只是在了解的层面上让学生掌握一些家乡多年来变化的过程,最后要求学生说出感受时则没有多少共鸣。教师将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学生的认知之上,自己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使得学生缺失了自主探索的权利。情感无共鸣,师生认知自然不能共生,“行”更难上加难。
   二、践行“知难行易”实现小学生道德高效认知的进阶
  《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全面、缜密、细致的生命塑造过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创设每一个课堂活动,锚定“知难行易”,使“认知进阶”成为可能。
  1.提高认知过程的主动性
  将思想理论与探索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思想的引导下开展自主性的探索实践,从中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思想与知识,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性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意识。
  2.提高认知过程的交流性
  教师不但要借助趣味化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还要利用课堂交流中的师生合作促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思考教师预设的问题,并在交流合作中自觉探究,实现认知行为和学习效率的进阶。教师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导者,自然也是小学生认知进阶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开发师生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认知进阶。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为小学生的知识学习、习惯养成和人性塑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和教育平台,而教师自然也就成为引领小学生开发、悦纳、吸收宝贵思想和精神食粮的领路人。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知易行难”这一现实问题,积极为小学生创设“知难行易”的认知进阶平台。
  (作者单位:陕西省永寿县马坊镇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