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画”良渚: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究

□郑 姣

字数:1820 2023-11-26 版名:知行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发掘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包含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能够促进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良渚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传承和保护这项文化遗产。
   一、在问题式学习中感受良渚先民的智慧
  (一)巧设任务链,梳理历史脉络,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计《良渚瑰宝我来探》调查问卷,设计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当学生浏览良渚博物馆官网,欣赏到被称为“良渚古玉之首”的玉琮的三维全景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去过良渚古城吗?它坐落在杭州哪个位置?你对良渚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初印象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良渚知识进行探究,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找到正确答案,形成知识脉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亚运热点,小组合作,探寻良渚密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被神秘的良渚文化深深吸引。教师借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召开之际,引导学生发现亚运会中的良渚密码。教师将火炬“薪火”带入美术课堂,学生通过触摸发现:火炬整体设计聚焦良渚文明,在炬冠处运用了五千年良渚文明中的礼器玉琮作为意象表达,炬身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通过线条的形式表达了文明之脉,将古老文化的火焰精神铭记于心。
  二、在自主式学习中培养考古探究精神
  (一)自主感知,发现玉璧之美。教师精心准备了一个红色丝绒盒子,盒子中放置了一块圆形玉璧(复制品),请学生摸一摸盒子里的宝物,说一说宝物的形状、质地、触感,随后解密这是玉璧,它出现在遥远的古国良渚。
  在自主感知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视觉、触觉多感官感受玉璧的美,在师生交流互动中产生对良渚之美的初体验,在自主、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生大胆猜想,为良渚文化之旅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自主实践,描绘古老图腾。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设计了赏玉琮造型、探玉琮纹样、绘琮面图案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从造型巧、纹样精、图案美三个方面感悟良渚图腾之美。
  在自主实践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欣赏—探究—体验—交流”四个过程。他们在蜡板上刻线感受玉琮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产生对古老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自主理解,感悟考古不易。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教师利用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良渚文物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美术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自主理解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逐步从思维理解走向情感理解。教师设计的交流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逐步形成珍视优秀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在卷入式学习中涵养人文精神
  (一)入境,我来设计良渚招贴画。良渚古城先后经历了86年的考古发掘和25年的申报世界遗产历程。在这当中付出了无数人的心血,教师通过播放“良渚申遗之路”视频,引导学生为宣传良渚文化设计招贴画,并在校园中展示。教师在给予肯定评价的同时,分别授予同学们“小小设计师”“招贴画小达人”“良渚宣传大使”等称号。
  (二)入情,我是良渚玉器讲解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馆校合作也是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的模式。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良渚玉琮、玉璧、玉钺的构造和历史意义,家长带领学生走进平湖市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良渚文物。让学生利用自己学习到的良渚玉器知识和游客交流,开放式的互动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入心,我来拍摄良渚小短片。数字媒体艺术迅速普及,美术课堂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设计具有开放性、含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拍摄活动,活动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目的是让学生内化学习成果,在身心交互的过程中升华对良渚文化的情感。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提高了教师开发地方资源的能力,更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实践中,教师积极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全面践行美育育人、美育育心理念,从感知、实践、理解各个环节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