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接地气”才更“有底气”

□王祥海

字数:1139 2023-11-26 版名:理论
  学校教研活动种类较多,如听评课、集体备课、教学论坛、读书会等,丰富了教师业务学习生活。但是开展的教研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听评课活动的碎片化,大都是临时性的,缺乏系统的安排;集体备课以课为主,大都是下一周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缺乏交流这一周单元问题清单;读书大都是强制性的,教师阅读积极性不高……

  学校的教研活动如何才是有效的呢?专家尹后庆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真正有作用的教研是针对本校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制度、氛围、组织及其效果。”可见,我们的教研活动应围绕学校存在的问题开展,如新教师偏多,就要开展教学规范与青蓝工程的教研活动;学校优秀生偏少,就应围绕如何培养优秀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教师读书氛围差,就应寻根源找试点,从某一个学科或年级开启,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让活动系列化。因此,我们需要开展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的教研,多“接地气”才会让活动开展“有底气”。
   把教师立场
  作为谋划教研活动的“出发点”
  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每天安排得都比较满。因此教研活动的开展要站在教师立场,开展系统性的教研活动。常规的不打乱,特色的不添乱,融入教师习惯了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要根据上级部门的教研活动与学校的主题教研设计好本学科的教研活动,不要过多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学校教研活动的谋划要与教研组长商议,要多与学科教师交流,尊重学科特点,问清需求,摒弃低效、碎片化、缺乏主题的教研,激活学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
   把教学质量
  作为落实教研工作的“关键点”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基,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教研活动的关键。因此,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落脚在学生如何高效学习与教师如何有效教学上。学校一位老师的教学质量首屈一指,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去关注到她的教学与落实呢?这位老师在学校论坛做过报告,多次执教骨干教师展示课,后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学到“真经”: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与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以至于许多教师学完后归结为这位老师的严格自己学不来。不可否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与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将教研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习惯,提升教学管理能力。
  把课标落实
  作为评价教研活动的“落脚点”
  大单元、大概念、跨学科等新课标中的名词已经多次出现在省、市培训活动或课例比赛中。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体现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我们上课的必备。但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标、新课程方案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更谈不上实践。所以,我们的教研活动要从学科实践中推动新课标落地,安排相应的课标测试、单元设计比赛、跨学科实践等活动,提升教师素养,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新课标学习之中,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