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魅力

□冯霞

字数:1551 2023-11-19 版名:教育理论
  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培养,除了教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审美能力等。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音乐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文化素养的人。那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如何让小学生多感官参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绽放音乐欣赏课的魅力呢?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幻灯片、实物等,让学生主动感知音乐,积极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欣赏《龟兔赛跑》时,采用幻灯片教学,随着旋律节奏的变化,相应呈现出乌龟、小白兔等形象,这一举措有效地融入了视觉,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变得更容易。的确,视觉让音乐形象更逼真,在欣赏作品时,能在学生听觉享受的同时,再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
   二、妙用肢体语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在聆听比较的过程中完成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加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韵律用身体动作来感受,从而体现音乐的情绪,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欣赏《乒乓变奏曲》时,先让学生听,然后提问:“同学们,乐曲前后两个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分辨好节奏后,请学生随着乐曲,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共同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与节奏特点,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有所获。
  三、唱唱主题旋律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风格,提升音乐素养。每首音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令人难以忘怀。待学生反复聆听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同学们,通过聆听,你感受到了什么音乐形象?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旋律是什么?”学生踊跃回答,随后可伴随教师的琴声唱一唱,进而更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如欣赏《口哨与小狗》时,初步聆听后,可先让学生结合画面说一说发生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伴随教师的琴声唱一唱主旋律,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感情,整个课堂情趣盎然,使得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更加清晰。
  四、提升创造能力
  《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编创是发挥想象力、释放艺术潜能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音乐思维,发掘、提升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通过引导学生编创,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活动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等,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音乐作品均会表现一定的形象,蕴含一定的内涵。当学生初步聆听乐曲后,教师可以问一问:“同学们,聆听了乐曲,在你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刻,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演一演作品。有的会说“我来当导演”,有的会说“我来当演员”……这一形式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如欣赏《老虎磨牙》时,当教师进行到表演这一环节时,有的学生随着乐曲的快慢敲击着鼓;有的学生扮演“虎大王”:只见“虎大王”时而悠闲地散步,时而在石头上磨牙,时而发现了什么,时而加快了速度,猛地一扑……部分学生当观众,整个课堂非常有序,这一过程让学生从听到说、从编到演,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既让学生体验到了快乐,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利用音乐欣赏课进一步挖掘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探索更愉快的教学方法,充分绽放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