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县域教育生态的真实图景
——读《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字数:1422
2023-11-15
版名:悦读
□李 钊
“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所著的非虚构作品《县中的孩子》腰封上的一段话让我陷入沉思。考上清华北大,对于一所县城中学、一个县中的孩子,他们拼搏逆袭的故事确实值得书写和探究,而被他们光芒所遮蔽的、数量庞大的县中学生群体里,却藏着县域教育生态陷入困局的真相,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和思考,一窥县域教育生态的真实图景。
县域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诸如经济、财政、体制、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等,都是影响县域教育生态的重要因素。在当下“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资源呈现集中趋势,县域教育面临着激烈竞争,班与班、校与校、镇与镇之间,乃至县与县之间,都围绕“成绩”进行着激烈的教育竞争。父母为了孩子考取好成绩,但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均想尽办法将孩子送到上一级学校,以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避免重复自身的命运。而学校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除了加大改善学校软、硬件教学条件的投入和抢夺优质师资,更为保障生源的质量,将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作为招录的硬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域教育生态的激烈竞争。且因为条块分割的教育行政体制、地方政府对教育规律的认知误区,以及跨区域的生源市场的形成,导致越来越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县级中学日趋衰败,也挫伤了许多普通民众对儿女教育和家庭未来的信心,使得退守县中的孩子成为“不被期待”和“不值得投入”的孩子,许多县城学生主动自我筛选,放弃升学考试,但他们的命运可能才是最真实的中国底色。在作者看来,县域教育应当回归教育的原点,尊重教育常识,遵守教育规律,回归本真的教育。县域教育的破局,应协调县域内部各主体的利益和资源,充分调动各方改善和发展教育的积极性,重新点燃当地民众对教育的希望。
所有的教育本身,最终都落在“人”。教育行为的直接落点在于学生,而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却需要教育管理者、执教者和家长等多方的参与和付出。作者在书中除了对“县中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的客观描述外,也着重书写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状态,书中所引用的大量学校校长和任课老师的原话,虽然充满着对县域教育状态的不满和怨怼,但细细分析,这些在自由放松状态下发出的“怨言”,无一不显示了县域教育存在的生机和危机。任课老师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但现实生活中,教育工作者却因为多方面原因陷入职业懈怠,如许多受访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及“工作量与工资、职称不匹配”,职称上的“天花板”过早到达,让部分年老的教师就地“躺平”,而干活最多的年轻教师却因忙闲不均、收入不等,挫伤了教学积极性。而优质生源流失、过度行政干预、学校管理方式等外力,也是造成县域教师陷入扎根和游移状态的重要原因。对于县域教育管理者而言,在想尽办法抓好学校内部的“钱”“人”“事”管理和学生安全管理等“正事”时,却无法避免来自上级的各种检查、会议、行政考核等“杂事”的干扰,各种留痕管理,形式自证等耗费其大量精力。教育具有双向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双向配合,家长往往重视选择优质学校,却往往在孩子的学习和监督过程中“缺席”,与教师之间也处于“隐身/冲突——退守”彼此疏离的消极互动。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县中的孩子》不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县域教育生态的真实图景,也引发了大家对县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我相信,随着教改车轮的滚滚向前,县域教育不会再是“问题式”的存在,而将迎来鲜花处处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