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成长阶段的“无知”

□钟乐江

字数:1511 2023-11-15 版名:成长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其思维也很天真。他们的思维角度、表达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家长在教育他们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对待。很多时候,面对我们认为是不可理喻的问题时,我们得学会变换角度去看待,千万别轻易否定他们所谓的“无知”,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天空更加绚丽多彩。
   ▶别轻易把看似无知的孩子当“傻瓜”
  在现实中,我们一些家长总是把孩子表现出的在成人眼中那些不合语法、不合常理、不合规程的语言行动看作“傻瓜”行为,从而压抑了孩子的思维,禁锢了孩子的个性。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值得家长们深思:
  一位家长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看见儿子用“况且”造的一个句子是“一列火车从我家门前开过,况且况且况且……”,这位家长当即把儿子叫过来,训斥:“怎么这样笨呀!”从那以后,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儿子笨,也经常责骂儿子笨,她的孩子就真变得越来越笨了。
  另外一位家长,儿子用“况且”造句,也是这样造的一句话,他看见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把孩子揽在怀里,激动地告诉儿子:“你实在是太有才啦!你竟然拥有我们常人没有的想象力呢,爸爸今后一定帮你好好培养这种能力。”说完,竖起了双手的大拇指。三十多年过去了,长大后的儿子果然想象力非比寻常,成就非凡。
  上面的小故事,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对待,结果自然不一样。把孩子看似“傻瓜”的行为,当好奇、好玩的“重大”爱好,并加以教育引导,以此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想象力,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别轻易把孩子无忌的童言当作“谬论”
  由于天真和幼稚,孩子的有些言行可能在成人的眼中是不能容忍的,但在孩子的眼中,这些让成人感到难堪的事情却往往是一种美好的事物。所谓童言无忌嘛。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同样值得我们家长认真思考。说是有一位妈妈在检查孩子的学习时,看见孩子学了《轴对称图形》,就打算考考儿子,“儿子,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能给妈妈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儿子想了好一会儿,说:“人的屁股是对称的。”
  看见妈妈有点不高兴,急忙改口说:“妈妈,你的乳房是对称的。”
  妈妈更是气急了,一个巴掌打了过去。这位妈妈的做法,也许有不少家长会认同。其实不然。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言为心声,童言无忌。出自孩子之口的“屁股”“乳房”等,难道就一定是我们成人眼中的“黄色语言”吗?这其实是天真幼稚的孩子真实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记得哲学家马丁·布伯曾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其实,孩子可没有家长那么复杂,我们家长要能听懂孩子的“童言”,千万不能把它当作谬论。
   ▶别急着给孩子的“自私”行为轻易下定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位小朋友拿着两个苹果,妈妈问:“给妈妈一个好不好?”没想到,小朋友看了妈妈一眼,竟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此刻,母亲的内心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可令人惊讶的是,孩子慢慢嚼完后,却对妈妈说:“妈妈,这个最甜的,给您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幼儿阶段孩子的成长,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对孩子的爱和期盼,有时需要等待。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很爱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恨不得孩子快快成长,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于是,有的恨铁不成钢,对孩子严厉无比,让孩子过早起跑;有的视如珍宝,对孩子偏爱有加,让孩子放任自流。其实,这都是不懂孩子成长规律。要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成长,我们得学会等待。小朋友咬苹果的故事给我们做家长的上了一节生动的课,忍耐有时很疼,但结果会很甜蜜。
  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成长,得学会变换角度去看待,得学会逆向和多向思维。要知道,天空有时会阳光灿烂,有时会阴云密布,只要换个角度来看,天空依然是绚丽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