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要有“烟火气”

□龚俊波

字数:2391 2023-11-12 版名:理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能够成就一群好老师,培养一批好学生。校长,作为管理的“灵魂”,学校的“名片”,教师的“首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更承载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热切期盼。
  对于好校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好校长要有“文气”,有的说好校长要有“霸气”,有的说好校长要“大气”……而我,更希望好校长要有“烟火气”。校长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有“烟火气”的校长,让家长觉得更亲切,让师生觉得更亲近,让社会觉得更亲和,让教育更亲民。那么,如何做一个有“烟火气”的好校长呢?
  ♦要善于化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怎么教育好孩子成了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如何走出这种教育焦虑又使许多家长陷入无助和茫然。
  有“烟火气”的好校长要善于化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一方面,共情。校长要以“局中人”的身份参与进来,在沟通交流中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焦虑症结,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看问题,少一些空洞理论,多一些家长里短,少一些指指点点,多一些实实在在,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真诚和信任,引发家长情绪共鸣,情感认同,行动支持。另一方面,共商。化解家长教育焦虑的关键在于共商解决问题之法。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校长在知悉家长的焦虑症结后,既要多听家长的真实想法,更要侧面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数。在共商解决之法时,校长切不可主观臆断,一厢情愿,更不可大而化之,以偏概全。要与家长共同直面问题本质,对症下药,求大同存小异,不拘形式地化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要巧于激发教师的精神生长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的精神生长,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高度,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发展气象。当下的部分教师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时常会遇到精神生长的“瓶颈”,迟滞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出现“职业倦怠”“躺平”等现象。因此,有“烟火气”的校长要巧于谋划,因人而异地搭台子,压担子,结对子,激发教师精神生长的潜能和动力。首先,搭台子,让老教师有存在感。学校中的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和教育经验,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有“烟火气”的校长要事先做足功课,主动走近老教师,了解老教师的工作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量体裁衣为他们搭台子,让他们重返讲台发挥“余热”,为学校的发展奉献“余热”。第二,压担子,让中年教师有获得感。中年教师年富力强,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同时,中年教师也面临着“中年危机”,如家庭的负担增大,工作职级晋升等。因此,有“烟火气”的校长要“两手抓”,给中年教师压担子,让他们有职业获得感。一抓“后顾之忧”。校长要通过交心谈心、家访等活动走进中年教师的家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力所能及地为他们纾困解忧;二抓“人尽其才”。校长要结合中年教师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中年教师的特长,让他们在适宜的岗位上履职尽责,绽放自我,成就自我。第三,结对子,让青年教师有成长感。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有激情、有冲劲、有干劲,是学校中最具活力的因子。有“烟火气”的校长,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保护青年教师优势的同时,让师德优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示范引领,让青年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内化,在内化中生成,最终收获成长的幸福。
  ♦要勤于聚焦社会的教育关切
  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有“烟火气”的校长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勤于聚焦教育关切,积极把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办好,真正把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一聚焦学生成长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办学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学生成长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让家长和社会烦心、揪心的事越来越多,诸如学生安全、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小胖墩、小眼镜等。聚焦学生的成长质量,抓好这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关切,学校责无旁贷。因此,有“烟火气”的校长要真正学深弄懂悟透党的教育方针,把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不断转变关注学生成长的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学生的成长质量,尤其是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彰显学校教育的高度和温度。二聚焦落实惠民政策。教育是民生工程。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让广大师生和家长真正享受教育发展的红利,事关教育发展的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有“烟火气”的校长要高度重视,并坚持把教育惠民政策落实作为“一把手”工程,拿在手中,放在心间,付诸到行动上。一方面,加强学习,做“懂行人”。校长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惠民政策的内容,尤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认知的“盲点”等,要认真研读,把握标准,做到政策“一口清”;另一方面,加强督导,做“吹哨人”。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不仅需要校长做好内部的协调,更需要校长与相关单位做好统筹联动。三聚焦教育质量提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办人民群众家门口最好的学校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规定的落地,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学校面临的变局和挑战也日趋增多。有“烟火气”的校长要勤于思考,一方面,要聚焦内部挖潜力。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校长要深入到教师中间,了解当下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解除教师的思想“包袱”,回应教师的“心声”,共谋质量发展策略。另一方面,要聚焦改革添动力。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校长要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时刻重点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要借势而为,顺势而上,通过改革为学校的质量提升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