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病”当用“新药”医

□吕建

字数:1152 2023-11-08 版名:声音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如何?青少年焦虑、抑郁原因何在?如何解决?10月21日—22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一线教师等,围绕“青少年抑郁症解析”这一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论坛中,专家指出,研究显示,学业压力和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因,父母的高期待会导致孩子的焦虑和抑郁。(10月24日《中国教育报》)

  青少年焦虑、抑郁是一种不良心理倾向,是长时间“心事”堆积叠加、繁殖扩张的结果。学校要与家长一道剖析青少年焦虑和抑郁形成原因,聚焦青少年心理干预短板弱项,做好青少年心理问题矫治“加减法”,持续优化青少年成长生态。
  论坛成员李镇西《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为“升学压力”,其余依次为“父母期望”“学校考试评比”“教师言行”“人际交往”与“成长困惑”。显然,过度的学业压力是青少年焦虑、抑郁的直接诱因。
  实际上,适度的学业压力可以实现压力、动力转换,激发孩子奋斗激情,发挥孩子学习潜能,促进孩子健康可持续成长。而过度的学业压力则是青少年不能承受之重,长时间“失落感”叠加,加上不可预知的诱因,就有可能“质变”为焦虑乃至抑郁。
  当前,“双减”政策已推进两年有余,校内减负提质、校外培训治理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中小学生身心负担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是一些地区、一些学校还没有走出“唯分数”“唯考试”“唯升学”办学误区,仍热衷于“时间换分数”“题海换分数”,教学方式野蛮粗放。而看学生优秀与否,分数是唯一标准。“分、分,学生命根儿”成了青少年学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霾。
  可见,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学生评价方式才是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元凶”。
  “心病”当用“新药”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无疑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矫治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新药”。
  基于此,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教育发展观,建立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为中小学校规范办学、依法施教定向导航。中小学校要在“双减”政策框架下,压减考试次数,降低考试难度,合理运用考分,规范考试行为,严禁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要克服“一分遮百丑”倾向,尝试“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强化激励性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都能享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家长要更新育儿观,走出“精英化”育儿误区,守好健康底线,欣赏孩子每一步成长,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快乐成长。全社会要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促进人岗相适、对位就业,努力形成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的用人局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相对宽松的就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