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去哪了?

字数:2520 2023-11-08 版名:声音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不少家长反映,小学课文里描述的校园生活正离孩子们越来越远。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要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多次关注小学“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多年过去,这依旧是围绕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一个难题。(10月31日《光明日报》)

   “沸腾的课间十分钟”何时回归    □李秀荣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在课间适当活动一下,有利于他们身心发育和创造力发展。具体来说,课间休息是对课程学习的调节,要有一定的活动、运动才能达到调节课程学习的目的,如果在课间学生还是静坐,就很难发挥其调节作用。课间十分钟被剥夺,学生经常处于久坐状态,对他们的脊椎、颈肩发育与护理都不利,不仅身心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缓解,久而久之,视力也会持续下降。因此,本该热闹的课间十分钟却异常安静,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那么,课间十分钟何以普遍变得“静悄悄”?一方面,一些教师为图管理省心,要求学生课间保持安静,或做在课堂上未完成的作业;另一方面,学校担心学生自由活动有安全隐患,惹来麻烦。于是,在不少学校对课间纪律的规定中,常有三个“不准”: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不准出教学楼、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管理是省心了,麻烦也不会有了,学生的课间休息活动权利却被变相剥夺了。
  此外,课间十分钟被教师严重挤占挪用,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与中学,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拖堂或补课,已成为一种常态。当学生的,也几乎没有不曾遭遇老师拖堂的,也几乎没有不讨厌老师拖堂的,但又无可奈何。上一节课的老师挤占了一个课间十分钟,还可能影响到下一节课,对下一个课间十分钟产生连锁影响。这种“教学事故”也是造成课间十分钟异常安静的原因。
  找到问题根源,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就可“对症下药”。一方面,学校与教师要意识到课间十分钟对提升学生上课的专注力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多组织室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出去玩;还应在学生安全教育上下功夫,通过学校大会、班级主题会等告诉学生如何注意安全,比如,不在危险地方打闹,哪些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也要提高管理水平,一旦出现事故,快速地进行取证处理和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家长在校园安全事故上也要理解学校老师的不易,教育孩子在课间文明休息。
  实际上,教育部等五部门在2019年共同印发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八条进一步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这些规定理应落到实处。
  要让课间十分钟不再“静悄悄”,相关规定应予以修改、细化,尤其要制定惩罚细则。缺少必要惩罚,恐怕是相关规定没得到很好执行的根源。此外,还要完善校园安全教育与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从法律层面对事故各方责任进行严格界定,从而为学生课间十分钟的热闹保驾护航。

  消除课间“圈养”现象,先要落实好教师“尽职免责”制度    □杨维立
  10月28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近日,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甚至,据媒体报道,有学校出现“高中生要带通行证才能进厕所”的规定。追溯根源,学校最大的顾虑是学生安全问题,“生怕有个闪失”,担心让孩子课间疯玩,会出现安全事故,承担不起责任。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课间让中小学生“动”起来,适当地放松,既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受团中央委托,在13所中学开展中学生校园游戏实验。结果发现,游戏之后,中学生心情更加愉悦,上课更加专心。
  诚然,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安全,学校责无旁贷,应当全力以赴,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如何消除课间“圈养”现象,既让中小学生课间适当放松,又能切实提供安全保障,值得各地各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
  首先,要强化“尽职免责”的制度保障,为各学校和广大教师消除后顾之忧。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强调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但关于学校和教师的尽职免责制度比较笼统,有的没有明确哪些情形可以免责,一旦发生了事故,往往“以结果论英雄”,当事的学校和相关教师有时感到十分委屈,却难以摆脱行政、经济等责任。
  因此,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需要教育部门牵头,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依法优化完善业绩考核和履职评价制度体系,建立“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列举学校和教师尽职免责的情形及追责问责要求,厘清学校和教师的职责,让他们都明白课间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干到什么程度。如果在课间活动中,学校和教师皆已尽心尽责,并未触及负面情况,即使发生了事故,也绝不“强人所难”让学校和教师承担责任。
  因此,消除课间“圈养”现象,要积极担当作为,以打造特色品牌为抓手,结合实际探索课间特色活动,不断提升课间活动管理水平。这方面,不乏范例可循:比如,杭州的一些小学根据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打造主题化、趣味性的“运动空间”;河北、天津的一些小学在小课间引进了主题活动,在操场上设置了传统游戏项目体验……这些做法值得点赞和其他地方借鉴。
  消除课间“圈养”现象,要建立完善激励表彰机制,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此外,还需借助社会力量,诸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保险机制,减轻校园担责支付的负担,并发挥保险机构在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夯实安全保障。
  消除课间“圈养”现象,关乎孩子们的童年是否快乐、轻松,关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各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力,从制度建设抓起,从点滴做起,多措并举、久久为功,让“课间十分钟”热闹起来、快乐起来,并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