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深度学习

□刘晓鹏 毛宏亮

字数:1530 2023-11-05 版名:教育理论
  近年来,深度学习理论和实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知。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来获得高质量学习结果,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高阶学习。深度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支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聚焦“预习、合作、展示”这三个要素,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探究、乐于合作、自信展示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一、重视课前预习,让主动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预习、学习、复习,是学习的基本流程。通常的预习,由于设计不到位,往往比较粗浅。笔者借助建构主义及多元智能理论,着力做好两点:一是低起点、具体化。教师精心设计接近学生思维水平的研究题目,改变以往学生单纯读一读教材、圈一圈重点、做一做习题的预习状态,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二是预习中有“研究”。教师通过问题串、思维导图、活动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预习中尝试研究某些问题,开展积极探究,尽量有发现、有感悟,改变以往预习草率肤浅的现状。
  为了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把课前和课内学习有机融合,笔者运用了三项基本策略。一是认真检查。课前检查学生预习的质量,特别是一些思维含量高的内容,如“总结、解释、提问”等内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给予学生评价。二是展示促进。选择优秀预习成果,请学生当堂展示,既是表扬优秀,也是督促全体,更是方法共享。三是适时调整。虚心听取学生的声音,对预习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如此坚持,课前预习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架,引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倡导合作学习,让乐于合作成为一种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边互助、多元参与等特点,便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笔者采用的方式是以评促学,即通过整体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乐于合作。整体评价以合作小组为评价单位,重在引导学生增进集体荣誉感,形成小组向心力、凝聚力。教师做好均衡分组、公选组长、明确标准、公正评价、激励反馈等环节,评价对象由个人向小组转变,评价结果由无形向有形转变。具体评价时,教师关注整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注意为每个小组提供均衡的交流展示机会。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评价的力量,感受到团队的引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训练,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训练有素”和明显变化。特别是集体交流展示环节,学生讨论有组织、有条理、有深度。实践证明,有了团队的支撑,具备了合作的能力,学生会喜欢合作,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进步。
   三、鼓励交流展示,让自信展示成为一种习惯
  课堂展示就是让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是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评判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标准。为鼓励学生积极展示,笔者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组织“一分钟演讲”活动,一开始,学生可以天南海北地聊,树立交流展示的意识,逐步过渡到围绕主题演讲,形成交流展示的习惯。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第一次,尽管有的学生状态还不够投入,表达还不太流畅,但是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内心的体验和触动,就会越来越自信从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倡导“只要交流展示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让思考、举手、展示、鼓励、补充成为一种课堂流程,引导学生想清楚,更要说明白。同时注意声音响亮、态度谦虚、姿势端正、神态大方等细节的纠正。观念的转变带来行为的改变,课堂上,学生思辨多了,阐述、质疑、辩论、喝彩成为课堂另一种风景。
  好习惯,益终身。培养良好习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我们将继续研究,在深度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不断实现新的攀升,实现学生更高、更远的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小学刘晓鹏;陕西省大荔县城关初中毛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