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用教育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王水侠

字数:2008 2023-11-05 版名:理论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代表,阐述了关于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寄予的厚望。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集中表达,是对教书育人规律的精确提炼,更是对教师个人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为全国广大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和广大教师的关心、关注和关爱。致信既接地气又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让全国广大教师倍受激励和鼓舞,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领会、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热潮。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35年的老党员、老教师,心中更是激动万分,自觉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赶上了好时代,工作的劲头更足,更加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并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结合工作实际,我重点从践行教育家精神层面谈以下几点:
  一、教育家精神突出“爱是主线”
  从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都能读出“爱”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对祖国的爱,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对自己的爱,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对教育的爱,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对学生的爱,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对学习的爱,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对人类的爱,爱是教育家精神的主线,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脉相承,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这“三爱一终身”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不管是胸怀天下的大爱,对祖国的热爱,还是对教育的钟爱,对学生的关爱等,都是教师这个群体炽热的情感表达。不但爱,而且深爱,热爱学生是教育家永恒不变的情感,如果没有爱这个主线,教育家精神将缺少灵魂。爱是串珠的红线,也是教师工作的底线。教师工作的伟大就在于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让关爱的阳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田,所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就要心中充满爱,并自觉让爱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充满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做到以爱育爱。
   二、教育家精神强调“学是前提”
  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体现的是教育家的志向抱负和使命担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自身的素养修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对待学生的本质要求。教育家要有高素养、高修为,就要有海纳百川,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求知若渴,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自觉向于漪、顾明远等教育家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紧抓成长中的关键事件,比如第一次公开课,第一次论文获奖或者学生获奖、家长赞誉等,总结分析反思,实践创新提升。同时加强读写结合,多读教育经典书籍,多写教育随笔反思和小论文,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等工作闭环,以学促教,以学立身,知行合一,丰富素养。
  三、教育家精神关注“教是重点”
  教育家精神的主体是教育家,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所以教育家精神的另一主体是学生。广大教师要像教育家一样,做教育的行家里手和顶尖者,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目标。基于此,教育家精神的重点应是教,不仅要乐教、愿教,更要能教、善教,教学生学习知识,正确做事做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言传身教,自觉用德行和学识教育影响学生。
  学校里,学生80%的时间都在课堂上,课堂教学就成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阵地。广大教师要树立课比天大的思想,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为本,研读教材,精心备课,分层激励,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启智增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升,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也在学生拔节生长中得到自我肯定和专业信心,斗志昂扬地行走在专业精进的道路上。
  四、教育家精神弘扬“道是追求”
  作为实现教育强国“梦之队”的广大教师,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必须特别强调精神层面的号召和引领。要有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把自我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中,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人才,贡献力量。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毕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是责任和使命,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化文化育人、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六育人”,丰富课程文化,加强课程融合,深化课程评价,实现课程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