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山红

□李爱霞

字数:1493 2023-11-01 版名:文苑
  阳光从山后跃出一缕,一片叶红,再跃出一缕,又一片叶红,渐渐地,一个山包红了,一条山脊红了……深浅不同的红与淡绿、墨绿、亮绿、棕黄等各种不同的色,交错着、杂糅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面的山便绚烂起来,抢眼起来。
  晴好的午后,老伙伴“骏骏”载着老陈和我,沿着盘旋的村道向撩人许久的对面山行进。乡村路面均是水泥硬化,弯道虽大但每个转弯处特意加宽,可轻松划条大弧稳稳前行。山峦间各种香扑鼻而来,浓烈的、散淡的、悠长的、清浅的,随着光缕落在我的鼻头,深深地呼吸,惬意至极。
  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随好友花儿去她家帮忙,当时还特意换上最好的一双解放鞋,小心翼翼行进在羊肠小道,可脚下还是不停打滑,“哧溜”一下倒退很远,吓得我死死抓住路边的树梢。花儿脚上穿着布鞋,虽然底硬却走得稳稳当当。路上不时遇到几个穿草鞋的农人,背篓里装满洋芋红薯边说边笑,时不时来几句唱腔。近二十里山路我拖累着花儿爬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汗湿透了里外两层衣服。花儿说:“再难走的路,习惯了就会轻松起来!”
  “看,那是什么叶,红得格外鲜亮。”老陈的喊叫声惊醒了沉在记忆中的我。抬眼望去,路边一簇簇红叶的确与众不同。
  “是乌桕树,秋天叶先紫后红,不但好看还可入药,小时候我和父亲一起采过。”
  “原来红叶中还有乌桕。”
  “当然哦,陆游曾有诗赞:‘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大面积红的是黄栌叶,它的叶不但香,而且部分叶片上有类似蜂蜜一样的黏糖,小时候上学路远饿了,同学们常比赛找它来吮吸。黄栌树又是极好的木柴,干柴棒金黄金黄的,易燃且烧起来有独特的香味,做饭都好吃,是小伙伴上山捡柴的首选。大约九岁那年,我和小群在离家很远的山上发现好多干黄栌木棒棒,一人拾了两捆交替着往回扛,最后饿得眼泪汪汪也舍不得扔。”我得意地向老陈讲着自己的英雄壮举。
  “得,看你能的,那又是什么红叶?”这可难不倒从小在山里野大的我。
  “是棓子树,棓子树的果像不规则的羊角,不小心捏破了有无数只小虫,这可是宝贝药,20世纪80年代村里人搞副业首选它,一般叶子先从尖尖开始红,然后慢慢向下渗,常常一片叶就包含浅红、深红、淡紫、深绿等色。”
  “这是野桃树,这是五角枫,这是牛槭树,这是火炬树,这是白栎,这是柿子树,岩上这是爬山虎……”
  盘坐山峦,想不起有多久没安静地和一座山一片林相拥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一次接一次地折腾,一路赶一路奔跑,纸上谈兵中不断熬损自己直到身体发出严重警告。这些日子,我如孩童般和大自然亲密相处,同一株草、一棵树、一只蚂蚁对话,它们风中的挺立,雨中的坚守,阳光下的舒展,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回顾童年生活带给我的坚韧与丰富,我开始重新审视生命,审视自己无比珍爱的讲台,审视自己曾经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想起卫夫人,她在教导王羲之时,不断把五六岁的羲之带入大自然,让他扔石时想点的书写,观察天际线时想横的起落,手拽老藤攀爬时想竖的挺立和柔韧,因而有了书法经典三节课“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王羲之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理解了重量与速度,体悟了开阔与顽强,领略到生命的律动,沉静与坚韧,终于成为一代“书圣”,亦为中华文明史增添璀璨一笔。
  再次凝眸,漫山红叶在风中摇曳,像在低吟浅唱,又像是欢呼雀跃,它们似一个个孩子般朝气蓬勃。忽有所思: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如何设计,才如卫夫人般让学生把书本与自然、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让课堂如课标要求的那样灵动起来,真正做到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阳光透过微云映照山林,红叶格外炽烈温暖,它们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跳跃在秋天的静寂中。轻轻拉过一枝放在脸颊,倾听它们的呢喃,感受它们的呼吸,与它们韧性的脉搏合为一拍,一时,心中有了坚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