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民俗》小学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思考

□陈玉玉

字数:1204 2023-10-29 版名:知行
  随着《长安三万里》的热映,一个博大且繁荣、五光十色又由盛转衰的大唐,以高适与李白的相遇为端,在我们面前由虚转实。唐诗神韵及文人风骨也在动漫中复原,乘风而至让观者耳目一新。《长安三万里》中的中式美学是属于国人独有的浪漫,片中选取的中华文化基因是对古典美学精神的浓墨重彩之笔,伴随着观影者的喃喃吟诵,这是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的文化自信。电影是立体的艺术,美轮美奂的国画动漫更是将审美感知与艺术实践结合的美育彰显,那么身为美育工作者的我们不禁思考,我们能为这千百年来熠熠生辉的文化传承做些什么?有谁能“取今复古”“古语新说”?
  最好的传承途径是教育。三年来,我与团队一直在开发《长安民俗》小学校本特色课程,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引发更多美育工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延伸的探究与思考。
   编写思考
  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就是课堂。西安这座古城所传递的文化自信根植于历史与碑林之中,在人美版教材上,陕派文化独树一帜,不同学段的有趣课程如剪纸、皮影、唐三彩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伴随新课标下大美育观的落地,美育课堂已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社团活动及实践探索上,在完成国家课程后,校本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丰富延伸。在整合了社团活动内容后,带有地域特色的《长安民俗》小学校本特色课程便应运而生。
   四大原则
  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原则:本套校本教材以小学六个年级为经,以陶艺、剪纸、国画、扎染、编织为纬,幼小衔接“儿童涂鸦”、中小衔接“民俗速写”为辅共有7册教材,每册13学时,供孩子们学习,目前已在辖内社团时间使用,后续将为孩子收集作品,创作出相应画册。
  以学生的视角为创编原则:本套教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孩子喜闻乐见的题材为突破口,只为复原他们心中最美的“长安文化”,如陶艺教材中以《如果我是兵马俑》《唐三彩都有哪几彩》等为例,从审美的角度发掘本源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古语新说”的课程融合原则:教材编写时孩子问我们,是不是素描只是画石膏?老师笑着回答:“老师只是将画的规则教给你,你去画身边最喜欢的事物即可。”随后在一次研学中,孩子们以速写的方式画出了陕西特色的拴马桩、大雁塔、钟楼等美景。校本教材的开发是给予学生探寻美的手段和寻访美的思路,作为美育探索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从校本教材走向儿童游戏的原则:如果说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环节,那画展就是校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本学期我们以“艺路花开·童心向党”的校级美术工作坊活动和“经发美育小镇——遇见长安民俗之美”为主题举办大型校内展览,将校本教材以游戏的方式服务学生,最后再将艺术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布置实施,给予学生高度艺术自信,收效甚好。
   编写心得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千百本书,如果一本书能让孩子反复阅读,那就是一本好书。这套教材就是我们让孩子们爱上长安、爱画长安的一套书籍。我们是一支年轻的编写团队,相信在本次编写之旅后,大家一定以此为起点,为新课堂、新美育贡献出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