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马亚静

字数:1467 2023-10-29 版名:教育理论
  作业是教学常规之一,学生完成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课程标准要求分层设计作业,最大限度激发了“学优生”的上进心,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有利于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组织实施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数学组一般把学生分成三层。A层:数学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数学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数学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在分层时就要给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学生们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作业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是为了作业分层的需要。当把学生合理分层后,作业分层才可能有效展开。作业分为A、B、C三个类别。A类作业,基础巩固。作业内容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核心知识为主,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保底”要求,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B类作业,能力提升。重点考查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C类作业,拓展探究。主要面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维能力强、愿意挑战自我的优秀学生,属于新课标“上不封顶”的要求。具体是这样操作的: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我们将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的自主选择也进行了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量,做不同难度的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自己这个层面必须完成的作业之后,如果感兴趣,可以做更高一层的作业,这就是自主选择的分层。这样做,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把做作业变得轻松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3.评价分层。完成学生分层和作业分层后,批改作业时,既要关注知识掌握,又要与提升学生素养结合起来。我在作业批改中,有意放大老师的爱。看到学生字迹端正,给他“字美人帅气”的文字标注;看到最先交的作业,给他“会规划时间的孩子老师最喜欢”等的评语,也经常采取当面批阅的方式,给予学生爱的反馈,鼓励孩子在完成自己层面作业的同时,积极挑战下一类别的作业。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多种激励性正面评价语言,让作业反馈更有温度。根据每一个层面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针对作业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采取集中讲解、课后微课录制、书写拍照、同学互讲等手段和方法,争取做到形式不拘,效果显著,只为学生学得更牢固。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反思
  1.分层作业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组织分层作业,而在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为不同层次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是不一样的,最终的考核又是统一的,这就给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评价体系有待于科学完善。
  2.分层作业设计也可能对有些学生的心理造成“我是困难生,你是优等生”的思维定势,慢慢会造成惰性,失去竞争意识。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进行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
  3.分层作业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更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过重的压力,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我会继续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唤醒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渭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