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意象的另类解读

——读安宁的《万物相爱》

字数:1544 2023-10-25 版名:悦读
   □秦延安
  在全球气候变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紧密的今天,万物和谐便成了一个焦点话题。著名作家、内蒙古大学教授安宁在其新作《万物相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7月第一次出版)中,以诗样的语言和谦卑朴素之姿,引领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生与死、宇宙星空等永恒主题,并重新认知自然万物对人类诗意栖居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在审视自我、关注自然中领略生命的真谛。
  《万物相爱》为2020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是作者在对内蒙古广袤苍凉而又开阔诗意的审美认知下,历时三年完成的自然主题散文集。该书共12篇文章,文风开阔浩荡,气息丰沛盎然。在书中,作者以丰富的细节刻画,不断变换的场景,纵横捭阖的思考,跨越时空的故事,对自然及人间世态进行了精细入微的描写,对万物和谐、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呈现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爱与生命、偶然与必然、生与死等永恒广阔主题的思考,让人体悟生命,感受自然的深邃与博大。
  书中弥漫出的万物平等理念,对草木鸟兽乃至最卑微生命的悲悯意识,开阔从容的生命观,以及飞鸟一样流浪迁徙、祛除占有欲望的自由精神,饱含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深爱。比如书中的风,“高原上吹来的烈烈大风,也未能阻挡摩肩接踵的人们,朝着功名利禄,朝着喧哗奢靡,在连接生死的大道上狂奔”,“风紧贴着沉睡的大地,沿着冷飕飕的墙根,好奇地逡巡着”,“风越过草木疯长的地表,掠过密不透风的树林,在近乎凝滞的空气中发出疲惫的钝响”……能将风写得如此斑斓五彩,足可见作者的热爱。还有河,“携带着几千公里的泥沙,浩浩荡荡奔赴生命最后一程的黄河,在烈日炙烤的平原上,蒸腾着雄浑磅礴的力量”,“它的‘消失’,又是某种意义上的新生”……在作者看来,自然中的每一种生命,小到朝生暮死的蜉蝣,大到重达百吨的蓝鲸,甚至一片落在草尖的雪花,一滴檐下坠落的雨珠,都闪烁着迷人的光芒,都是时代耀眼的奇迹,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人类,不过是地球生物链上脆弱的一环,只有遵循自然,万物相爱,方能和谐共生。
  在作者笔下,万千生命都散发着寂静光芒,让我们被世俗浸染的思绪都能找到回归家园的感觉。比如“醉玉兰美而肥硕的树叶相拥而眠,梦境中依然不忘亲密私语。黄栌蓄力以待,等待尚在途中的秋天,意欲将一身浓郁的绿,换取满树燃烧的红。丁香放任自我,香气无孔不入,侵蚀着每一个夜色包裹的角落。只有木槿,隐匿于暗处,悄然绽放”……自然是心灵的洗涤剂,草木是治愈创伤的良药。当我们俯下身,以贴近大地心脏的谦卑姿势去聆听,便可以听到一株白刺的呼吸,便可看到“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便可引发一场大西洋的海啸”。当我们真诚地写下它们,倾听它们,注视它们,追寻它们,回归自然,便能理解那些飞虫一样奔波劳碌的同类,理解生命的伟大,理解人类的爱恨情仇,只有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心灵在天地间便呈现出博大而深邃的气象。
  把微小的个体生命置于辽阔的场域,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表达,也是该书的亮点。比如《众生》中,“我和小姜”,一个买不起高档小区却又沉迷其中为女儿读书寻找着学区房,一个在为扎根于城市坚守着为人找房的工作。虽然都没有理想的生活,却都在为梦奔跑着;患有唐氏综合征不会说话的5岁牧歌,饱受病痛折磨,虽然不久于人世,仍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并以此照亮大人的哀愁。先后被三个男人骗了感情和钱财的理发师小陈,终于在43岁时追到了自己的幸福之光……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自然的丛林法则。只有坦然面对,心怀美好,才能抵达人生的彼岸。
  人类是一面巨大的镜子,让亿万颗星星照见它们的纯净与永恒,也照见尘世的浑浊喧嚣和从未休止的争战。“作家全部的写作意义,不只是让读者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还有给予读者以人与自然万物应该平等对话的启示”。这是作者著作此书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