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

□费岭峰

字数:2950 2023-10-25 版名:悦读

  学校期盼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也确实能从教育的本义出发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实践“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行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专业的学术地位,建设更科学、更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高质量实施。“做名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原校长李烈对任职校长经历的感悟。她说:校长唯有自己的思想,才会“对学校发展、对办学、对建设教师团队等等有思考,并且要形成独立的见解”。杭州市学军小学原校长杨一青的观点“管理者要成为思考家、实干家、外交家”中的“思考家”,同样是对学校管理者需要有思想的诠释。
  那么,问题又来了:一线的学校教学管理者,怎样才能涵养自身的管理思想,努力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呢?
  一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其管理思想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期的实践中,通过实践、学习与思考等方式涵养的。其管理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诸如时代感、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与育人观念的形成,都是极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一、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感知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需要向前看的。故此,一名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其思想的形成虽离不开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继承(比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等),但更离不开对当今时代发展方向的把握。
  在这个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已经有这样一种观点,互联网学习可以取代学校教育,认为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甚至可以成长为专业的人才。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至少从学习方式上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互联网+教育”的积极探索应该成为每一位学校管理者从思想到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们的知识观、教学观发生变化,必须树立起知识本身只是个载体,利用知识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研究的过程才是教育之道。比如,“在给学生讲授数学定理、数学问题时,与其着眼于把该定理、该问题本身的知识教给学生,还不如从教育的角度利用它们”。从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与特征。
  同时,“从标准化到定制化”“从统一化到多样化”“从对手关系到合作关系”“从独裁专权到共享领导”“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创新”“从专业服务到自我服务”“从门类化到整体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样也是教育变革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重要内容。
  而在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学管理者们需要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产生、发展过程,把握“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在当今这个时代,从学校及学校教育来说,将核心素养的发展蕴含在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之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均需要考虑学习者素养的发展,学校教学管理者们需要有深刻的解读与理解,将其融入到办学思想与行动之中。
  二、学习前沿理论,努力涵养育人的基本素养
  在我国,学校管理者对教育教学前沿理论的学习有着优良的传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榜样。他在对学校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在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继承与批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将孩子的学习视野放大到学校之外、社会之中。他在《我之学校观》中明确提出,“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这些先进的育人观点,就是陶先生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创造。
  在这个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学习科学同样层出不穷。比如,经合组织于2002年出版了研究报告《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2010年又出版了续集《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对“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的交叉研究现状做了客观评价,描绘了今后十年的研究前景与决策意义”,对人的“大脑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支撑。
  而关于学习,法国教育学者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更是对“学习”有了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表达:“只有学习者个人才能进行学习,别人不能取而代之。”“学习,一种意义炼制活动。”“学习,一个解构过程。”……对“学习”如此丰富而多样的认识与解读,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来说,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学习的概念,从而设计、组织相应的教学管理活动。
   三、改变思维方式,深入思考有效的育人途径
  向管理要质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思想。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能是否得到体现往往影响到一所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同样如此。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再次提出了要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并对校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应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领导力。”强调校长的教育教学领导力,不是指简单地制定规章,颁布制度,而是需要在管理思维的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准确定位与管理过程的精准设计上得到体现。当然,这里的“校长”应该是指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团队(即学校管理者队伍)。
  从现如今学校的管理状况来看,许多新生代的年轻教师踏上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岗位,他们虽然有朝气,有魄力,有学历,有行动力,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教学管理经验,在教学管理中时常表现出以散点思维、短期思维为主的管理行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思考和行为创造力不足,跟随式、应付式管理,工作计划性不强,疲于奔命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时代发展节奏颇快,促使教育教学改革同样加快了节奏,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效能不高。
  因此,重新审视学校教学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助力学校管理者深刻理解学校教学管理的本质内涵,引领他们从散点思维走向系统思维,在管理实践中,努力形成全局思维、团队思维、整合思维和亮点思维,提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思辨力、组织领导力、活动设计力和专业引导力,最终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质量。
  四、重塑育人观念,努力形成系统的管理理念
  作为担负着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责任的学校,当然还需要考虑“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社会意义和国家意志。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就曾经有“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的论断。爱因斯坦也曾在《论教育》一文中,就学校的意义作过这样的阐述:“学校应该培养青少年的品质,挖掘他们的能力,实现他们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人,不过,他们要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最高理想。”
  当然,不可否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学校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学校及学校教育,从内容与学习方式到学习结果的表达,再到对学习质量的评价等,都需要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需要从传统的关注知识学习的质量,转变到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发展状态,以及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状态上来。唯有如此,学校及学校教育才能不会被取代,继而更好地发展。作为一名学校的教学管理者,重塑五种观念,即树立现代的学校观、正确的育人观、科学的质量观、发展的管理观、先进的教学观,是重塑育人观的重要内容。(摘自《怎么做教学管理——给教学管理者的35个建议》,费岭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