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先生当是“第一流的教育家”

□蒋 健

字数:1708 2023-10-22 版名: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何谓大先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指出,“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而这“两种要素”,就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第一流的教育家”要具有创造精神或开辟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言之“教育家”,并非特指教育领域的杰出人物,亦可是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教育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当以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为努力方向。
   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大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教师,必须要立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志,明确“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就是要培养具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正确政治方向,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中国公民。
  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为关键;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培养当代青少年学生事关民族复兴之梦,更需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培育。因此,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眼前的发展,只关心学生的一时得失;不能囿于三尺讲台,一方之地。为师者,当以国家发展之要、民族复兴之需的高度,将学生培养成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之大志,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之初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师,必须要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明确“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就是要追求教育的本质,以“德”树“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德”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当自觉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自身之“德”培育学生之“德”。教育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只有把“立德”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树人”,才能为其成长打好牢固的思想根基,才能使其养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品质。“教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思想、真理的传播者,更要成为学生至善、尚美、崇德的引导者。
  教师之初心,在严守师德底线、恪守职业道德、坚守立德为先,在怀揣教育梦想、拥有教育情怀、回归教育本真,在耐心浇灌、静待花开、润物无声。
  担“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之使命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教师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担负起“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使命,明确“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保障下更好地守正。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教师守住教育之“道”,即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就是要创新教育之“术”,创造更多适合当下学生成长、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之需,国际竞争之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当扛起教育新使命、谱写教育新篇章,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要将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蓝图变成现实,要在创新实践上下功夫、在素养培育上见实效,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师之使命,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所需、未来所需之人。
  新时代大先生当是“第一流的教育家”,当有陶行知先生“大丈夫不能舍身试验室,亦当埋骨疆尘,岂宜随便过去”的胸怀和担当。新时代的大先生,不是“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而是创造者、开辟者、引领者,是立大志、守初心、担使命的“国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