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问题童书再端上“成长餐桌”

□戴先任

字数:1101 2023-10-18 版名:声音
  鼓励孩子多喝汽水是为了回收易拉罐?要经常给老师倒开水……近日,江苏淮安小学部分家长向媒体反映称,该校一年级课外读本上有许多不良引导内容。针对家长反映该读本中有不良引导内容,淮安小学周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任何一本书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10月10日《扬子晚报》)

  这一课外读本上存在争议的地方还有不少。如读本中男主人公在打预防针时面对“穿着白色制服的护士小姐时,为了表现男生勇气,勇敢地脱下裤子,把屁股高高地翘着”;大姊姊教《论语》则有这样的描述:“只只喂只只,不只喂不只,四只也”“有盆子远方来,不易热乎”……
  涉事儿童读物中的一些内容明显不妥,容易给心智尚不成熟、好奇心强、学习模仿能力强的儿童造成误导。淮安小学校长这样的回应就不能令人满意。儿童读物出现小问题尚能容忍,出现一些可能误导孩子的问题,则不能忍。作为儿童阅读的重要“把关人”,学校要严把童书“质量关”,不能把问题童书请进课堂。
  儿童读物存在内容、质量等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而较为普遍,这暴露了野蛮生长的童书市场问题多多。数据显示,近年来童书市场迅猛发展。在数字化阅读的强力冲击下,传统出版社纷纷转向主要依靠纸质阅读的少儿出版市场,但一些出版社对于童书出版并不专业,他们跟风出版童书,就容易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
  童书市场良莠不齐、野蛮生长,各方“一拥而上”还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监管不力。而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也让粗制滥造的童书出版有空子可钻。比如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情形才算恐怖、残酷,规定细则却语焉不详。没有划定明确的红线与雷区,让一些有害童书得以游走于监管边缘。
  莫让问题课外读物再成为课堂读物。对于童书质量问题,一方面要规范童书市场,比如要推行童书分级阅读方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适合阅读怎样的童书,要有严格的区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图书馆等,也要形成合力,严把童书“质量关”,不给问题童书生存空间。而儿童缺乏甄别能力,更需要我们为他们过滤掉“有害童书”,不让他们有接触不良书籍的机会。
  规范童书市场,促进童书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严格而明确的标准,这样才能为少儿读物前行指出明确方向,而不至于因为“宽纵”而泛滥、粗制滥造,也不至于因“无底线严苛”让行业无所适从,扼制了少儿读物的创造力、生命力,影响了童书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能再让有毒、有害的问题童书能够制作出来并被端上广大儿童的“精神餐桌”“成长餐桌”,还要规范引导童书市场,提高童书质量,拧紧各方责任链条,让问题童书再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