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深情度此生

——我与书的故事

字数:1648 2023-10-18 版名:悦读
  □毕敏丽
  我们爱这人世间的繁花似锦,也要有勇气承担这满眼的草木凋零。指尖轻轻划过书的那一刻,似乎听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年少时光,从家里的沙发上到洒下月光的被窝里,我在为数不多的文学名著里徜徉。现在想想,没有网络和手机的日子,倒成了一种成长机遇,可以静下心来读经典。
  大学时,翻开泛黄的书页。“隔江看花,隔窗听雨,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肥大的仙人掌,好吃的与不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汪曾祺先生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我极为喜爱。生命的滋味是什么?那个冬日的午后,汪老用他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文字告诉我: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人生的风景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的身边。于是,我也学着亲近自然,学着亲手栽种花草,学着唤醒美的发现,让生活更充盈。
  读书中之人,品书中之事,常喜欢在朝阳映照中,抑或窗外阑珊夜色相随时,呷一口香茗,捧卷释读。您有没有听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要写好作文,故乡与爱就是我们最好的范本,在风与白云之间,有一群人在无限的时空中相遇,共同生活呼吸,这就是最值得珍惜的因缘了”。没错,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精选》封面上的一段文字。翻开散文集,指尖顺着页沿滑过,从翩翩白雪的少年到“我似昔人,不是昔人”,我仿佛恍恍惚惚地随着他走过浮世半生。品味着“浅而有致,淡而有味”的文字,凡有触动,皆有禅意,皆有欢喜。
  合上书本,任文字洗涤心灵。“如清风一样,匝地,有声。”“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先生的文字,装饰了我的心,装饰了我眸中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中,我们该庆幸有像先生这样“从容”而“有情”之人感染着我用一颗清新淡雅之心,去爱生活,爱生活中的每一物,体会生命的美好……
  书本伴我走过少年时光,走过青春岁月。读《王阳明》,恍然而悟人生原来是一场修炼,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修内心,做自己;读季羡林的书仿佛成了大师的弟子,听他娓娓道来,在朴素的文字中读懂大师的思想、性情、治学精神与人生思考;体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也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诉不尽的情怀和思想,正慢慢点亮我的心灵之灯。
  时光匆匆,人到中年。她在书中这样记载:“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是我最喜欢的人文学者,道起为人母、人到中年的种种心境,让人不得不叹,虽不能亲见,亦为良师。读完《目送》,心里赞同、欣赏。
  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茶余饭后,捧本书或躺或蜷身沙发,于我和儿子乃是一大人生享受。仿佛只有手中实实在在地攥着书,浸染着油墨的气息,我才能抓住书的灵魂。就这样,我俩之间的诵读,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晚霞都咀嚼成了书本与知识的芳香,弥漫在了彼此心间。
  工作之余或假日小憩,细读一本书,静思个中滋味,任其糅入自己的生活中,深夜剪烛,也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沉甸甸的思索。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让我大开眼界,把语文的知识境界打开了,揉碎了,细分细化了,跃然眼前让我应接不暇。粗嚼有味,细品生情,是寻找全新自我的新起点。我不禁感叹: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我喜欢课堂上的恣意挥洒,你来我往,分不出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我喜欢研讨时思维火花的碰撞,你说我听,我说她辩,分不清谁是智者,谁又是弱者;我更喜欢阅读的时光,有时迷惑不解,有时豁然开朗,通往的总是美好的语文深处。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自己的思考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原来,“语文课,仅此而已”,这短短的七个字,却是万千语文人的无限向往。这本书再次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久未开启的窗。
  如今回想,精神上最有愉悦感的那段日子便是我爱上看书的那段时光,在寂寞无聊时,在烦恼无助时,在恣意做自己时,都能用读书这件雅事去享受时光,去进入万万千千的人和事。且以深情度此生,书中能见山见水,见大千世界,见古今中外,亦见世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