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教学勇气的老师

□曹 霞

字数:1542 2023-10-18 版名:悦读

  人与书也是有一定缘分的,遇到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便爱不释手了。
  《教学勇气》的导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顿时觉得自己原本浮躁不安的心绪似乎平静了许多,寥寥数语一下子就说到了我的心里。它是懂我们做老师的人,它是懂我的,我庆幸自己遇到了知音!
  自柏拉图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以来,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与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帕克·帕尔默说:“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善。”“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善”则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这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逐渐形成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进而悦纳自我的一个过程。
  阅读中,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初期更多的也许只是模仿,模仿着前辈们上课的样子上课,模仿着别人的优秀教案备课,自己的课堂总是充满了别人的影子。渐渐地,我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这也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课堂,自己的性情、特色,自己的内心世界应该更多地展示出来,这样才会形成个性鲜明的课堂。于是,在一次次的课后遗憾中反思自己,哪里有问题,哪里还需要改进。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自己越发胆怯,越发自卑,而是要让自己不断地认清自己,不仅悦纳那个让自己喜欢的自己,也悦纳让自己不满意的自己,从而悦纳一个真实的自己。反思中,我不断告诉自己:逆境中不该遗忘自身的优势与长处,顺境中也要学会心怀喜悦,平静地接纳平凡普通而又真实的自己!
  另外,《教学勇气》提醒我要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联,努力达到内外的和谐一致不分裂。其一,自我与所教学科的关系。人与学科相遇之前自我意识是处于潜伏状态的,相遇之后,学科唤醒了我们的自我意识,更塑造了我们的外在形象。作为一名教师,多次被陌生人猜中职业,教学似乎在我的身上留下了诸多痕迹:与人交往不会八面玲珑,不会高谈阔论,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喜欢心平气和地与人说话聊天,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言谈举止尽量做到温文尔雅,与人交往真诚守信,内心坦坦荡荡,活得很简单。受学科的影响,看到错别字就急着去纠正,痴迷于用文字记录五彩斑斓的生活。教语文久了,我发现“语文”真成了生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其二,自我与学生的关系。帕克·帕尔默说,师徒和师生就是源远流长共舞的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给我们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礼记·学记》中有“教学相长”,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也在一次次与学生的生命相逢中获得发展。然而还有一些时候,有些老师会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懂感恩,不思进取。如果能静下心来细想学生的成长历程、生活体验、思维方式及情感好恶等,智慧地处理好师生间情感的对等交流,也许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吧!
  其三,自我与学校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好的老师具有超强的联合能力,他会用自己内心的和谐、平衡和安静,为学生营造静谧祥和的学习氛围,引导其完成自我的提升与完善。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职责,勇敢面对眼前一切好或不好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在不断坚持中愈发强大,让所有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都变成光,照亮前方的路。
  庆幸自己遇见《教学勇气》,前行的路上有它赋能,我定会真实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永远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整合自己的内心与外在,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学勇气的老师,走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