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园情
□傅雅丽
字数:1925
2023-10-18
版名:成长
我要说的“止园”是止园饭店,又称陕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得名于毗邻的杨虎城纪念馆——止园。之所以对止园饭店别有情怀,是因为两次有意义的入住。
第一次入住止园,是1998年秋季,我以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赛教的身份入住,那一年我21岁。
第一次参加省级赛教,抱着参与、学习的态度,没有思想压力。我清晰地记得,三名选手住在一起,第二天早晨我是被与我一同去的何主任叫醒的。揉着惺忪的眼睛,发现舍友不仅穿戴整齐,而且已经化好了精致的妆容,我急忙起床、洗漱,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抽取赛教题目。
先是说课。选手前期都做了准备,写好了说课稿,但比赛规则在赛前却突然发生改变,采取即兴抽课、说课的规则。人群喧哗,躁乱,意思是没有提前通知,大家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但规则已定,全员一样,也是公平的。
我想象中的说课是站在评委老师面前进行解说,事实也是这样,但也不一样。因为这次说课是在酒店房间内进行的,屋内有床铺,评委老师也是分散就座,我站着便没有了在教室中那样的环视和规整感,又是即兴抽、即兴说,感觉把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全盘托出。几分钟之后的感觉是结束了一项任务,准备下一堂讲课吧!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我抽课的内容,刚参加工作不久,喜欢田园、故事类等课文,觉得生动有趣,而抽到这篇课文,我蒙圈了。
蒙归蒙,“阵地”还是要上的。何主任与我一起对课、说课。当时还没有“磨课”这一说法,现在想来那就是打磨的过程。教学设计基本出来,何主任还邀请当时师范附小的刘校长来指导。刘校长的激情与深夜疲惫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我多了一分勇气,便连夜手制幻灯片。
第二天一大早又觉得手制幻灯片档次太低,急忙又跑到打印部换成打印幻灯片。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打印的老师排的队好长呀。大家都想极力克服自己能想到的不足之处,力求完美。
我是当天的最后一节课,预设学生困顿,评委老师也辛苦,所以,做了一个“举手”的课前小游戏,算是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一下。
全程不知道有几位评委老师,也不清楚教室环境有什么,只知道课讲完后,后面有一个评委老师对我微笑了一下,这个微笑至今留在脑海中。
下课跑出教室,冲出校园,同在校园外等候的何主任来了一个紧紧的拥抱,第一句话就是“有一个评委对我笑了”“笑了,太好了!”我俩笑着,抱着,笑声一直荡漾在心里。
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有了好的结果。
2011年我前往教研室工作,此时已开始了新一轮赛教活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我会第二次进入“战斗”。
2012年我在教研室工作的第二年,奉命参加赛教。意愿上是不想参加的,前期经历过,结果还好。这次如果有好的结果,则罢,若不好等于前功尽弃。但“军令”难违。
这次的压力重于泰山,和第一次参加天壤之别。
新一轮赛教称为“裸赛”,就是参赛人员不能带任何资料,包括一支笔。抽课—备课—说课—上课环节一线走完,选手不走回头路,难度相当大,且这次赛教距离第一次已经过去十多年。十多年中积淀、成长的优秀教师,强者如林,竞争激烈。
难的不是赛教这一天,难的是前期的准备过程。五年级上下两册书,逐课细过,文本细读,特色彰显,理论支撑,学情分析,都需要自己明了。
上班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开始研究赛课。没有精讲与阅读的区分,整册书都需要自己独自设计。作为一名选手,需要自如驾驭各种文体,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终于到了赛教这一天。
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发生了。想到的是学生素质高,也已经学过课文,需要有新的教法融入。想不到的是课堂上有一个多音字,我自以为很正确地纠正了读音。之所以自己坚信读音正确,是因为赛前一天和老师对课,老师认真地说查过这个字的读音,我就确定了,没有动手查证。然而在课堂上,学生随手带着字典,查出了字的正确读音,我纠正的字的读音竟然是错误的。好在当时并没有慌了手脚,表扬了这位学生,纠正了读音。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学校,如何坐上车的……
这样的大赛,高手云集,竟然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不想去想,但一个个环节如同电影一幕幕清晰闪现在眼前,反复再反复。“没有结果,前功尽弃,一定是这样子的。”我无声地对自己说。
回到工作状态我尽力让自己平静,不去关注大赛发展趋势。没想到,竟然上榜了!
这是一份惊喜,是失而复得的惊喜,我喜极而泣,不枉日日夜夜的煎熬,分分秒秒的思虑。
2023年秋季再次入住止园,参加省上授课工作。时隔25年再次进入止园,陌生而又熟悉。陌生的是饭店增添了新楼,设施更加先进。熟悉的是当年参赛入住的那座楼房,依然在。25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
25年,兜兜转转,变换的是工作单位,不变的是坚守在教育战线;25年,走走停停,从省级教学能手到特级教师,一路辗转,不变的是对教育的挚爱;25年,多次教学理念的变化,不变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真。
止园情,教育情,走不出对止园的迷恋,走不出对教育的忠心与热忱。
第一次入住止园,是1998年秋季,我以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赛教的身份入住,那一年我21岁。
第一次参加省级赛教,抱着参与、学习的态度,没有思想压力。我清晰地记得,三名选手住在一起,第二天早晨我是被与我一同去的何主任叫醒的。揉着惺忪的眼睛,发现舍友不仅穿戴整齐,而且已经化好了精致的妆容,我急忙起床、洗漱,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抽取赛教题目。
先是说课。选手前期都做了准备,写好了说课稿,但比赛规则在赛前却突然发生改变,采取即兴抽课、说课的规则。人群喧哗,躁乱,意思是没有提前通知,大家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但规则已定,全员一样,也是公平的。
我想象中的说课是站在评委老师面前进行解说,事实也是这样,但也不一样。因为这次说课是在酒店房间内进行的,屋内有床铺,评委老师也是分散就座,我站着便没有了在教室中那样的环视和规整感,又是即兴抽、即兴说,感觉把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全盘托出。几分钟之后的感觉是结束了一项任务,准备下一堂讲课吧!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我抽课的内容,刚参加工作不久,喜欢田园、故事类等课文,觉得生动有趣,而抽到这篇课文,我蒙圈了。
蒙归蒙,“阵地”还是要上的。何主任与我一起对课、说课。当时还没有“磨课”这一说法,现在想来那就是打磨的过程。教学设计基本出来,何主任还邀请当时师范附小的刘校长来指导。刘校长的激情与深夜疲惫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我多了一分勇气,便连夜手制幻灯片。
第二天一大早又觉得手制幻灯片档次太低,急忙又跑到打印部换成打印幻灯片。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打印的老师排的队好长呀。大家都想极力克服自己能想到的不足之处,力求完美。
我是当天的最后一节课,预设学生困顿,评委老师也辛苦,所以,做了一个“举手”的课前小游戏,算是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一下。
全程不知道有几位评委老师,也不清楚教室环境有什么,只知道课讲完后,后面有一个评委老师对我微笑了一下,这个微笑至今留在脑海中。
下课跑出教室,冲出校园,同在校园外等候的何主任来了一个紧紧的拥抱,第一句话就是“有一个评委对我笑了”“笑了,太好了!”我俩笑着,抱着,笑声一直荡漾在心里。
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有了好的结果。
2011年我前往教研室工作,此时已开始了新一轮赛教活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我会第二次进入“战斗”。
2012年我在教研室工作的第二年,奉命参加赛教。意愿上是不想参加的,前期经历过,结果还好。这次如果有好的结果,则罢,若不好等于前功尽弃。但“军令”难违。
这次的压力重于泰山,和第一次参加天壤之别。
新一轮赛教称为“裸赛”,就是参赛人员不能带任何资料,包括一支笔。抽课—备课—说课—上课环节一线走完,选手不走回头路,难度相当大,且这次赛教距离第一次已经过去十多年。十多年中积淀、成长的优秀教师,强者如林,竞争激烈。
难的不是赛教这一天,难的是前期的准备过程。五年级上下两册书,逐课细过,文本细读,特色彰显,理论支撑,学情分析,都需要自己明了。
上班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开始研究赛课。没有精讲与阅读的区分,整册书都需要自己独自设计。作为一名选手,需要自如驾驭各种文体,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终于到了赛教这一天。
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发生了。想到的是学生素质高,也已经学过课文,需要有新的教法融入。想不到的是课堂上有一个多音字,我自以为很正确地纠正了读音。之所以自己坚信读音正确,是因为赛前一天和老师对课,老师认真地说查过这个字的读音,我就确定了,没有动手查证。然而在课堂上,学生随手带着字典,查出了字的正确读音,我纠正的字的读音竟然是错误的。好在当时并没有慌了手脚,表扬了这位学生,纠正了读音。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学校,如何坐上车的……
这样的大赛,高手云集,竟然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不想去想,但一个个环节如同电影一幕幕清晰闪现在眼前,反复再反复。“没有结果,前功尽弃,一定是这样子的。”我无声地对自己说。
回到工作状态我尽力让自己平静,不去关注大赛发展趋势。没想到,竟然上榜了!
这是一份惊喜,是失而复得的惊喜,我喜极而泣,不枉日日夜夜的煎熬,分分秒秒的思虑。
2023年秋季再次入住止园,参加省上授课工作。时隔25年再次进入止园,陌生而又熟悉。陌生的是饭店增添了新楼,设施更加先进。熟悉的是当年参赛入住的那座楼房,依然在。25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
25年,兜兜转转,变换的是工作单位,不变的是坚守在教育战线;25年,走走停停,从省级教学能手到特级教师,一路辗转,不变的是对教育的挚爱;25年,多次教学理念的变化,不变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真。
止园情,教育情,走不出对止园的迷恋,走不出对教育的忠心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