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开启语文教学新视窗

□党 娜

字数:1531 2023-10-15 版名:教育理论
  一遍遍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现“情境”一词在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内容组织与形式、任务群教学提示以及教学建议等板块中出现近50次,可以说“情境”几乎贯穿了整个课程标准,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引发了我的教学思考与探究。
   为什么创设情境?
  从心理学上看,知识的学习和意义也是与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如果只是将20克盐放在面前食用,我们会感到难以下咽,但若将20克盐融入香喷喷的饭菜中,我们则会在享受美味中将其全部吸收。盐需融入佳肴之中,语言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运用。
   如何创设情境?
  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在具体、真实、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去学习、积累和运用。特别是学习任务群,更需要在大情境之中去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探索。
  路径一:借助教材,再现情境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可能是某一具体的情境,也可能是一个大的情境。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运用口语交际、插图等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材中的插图往往担负着形象化展示课文内容,勾连现实生活,化解理解困难点等作用。因此,课文中的插图,其实营造了一种学习情境。我们要用好教科书中的插图,激发兴趣,梳理脉络,训练语言,让插图活起来。
  路径二:走进生活,融入情境
  语文学习最终应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老师创设真实情境,把真实的情境化任务,适当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和语文活动产生关联,建立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和语文学科世界之间的关系。
  如: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内容明确指出,“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教学低段识字教学版块时,我们可以设置制作“小小书”或“阶梯书”的学习任务:留心观察上学路上广告牌或标识牌上的汉字,用心搜寻零食包装袋、日常药品和生活用品说明书中的常用汉字,仔细记录逛超市时购买的商品名称,将自己觉得常用或感兴趣的汉字记在“小小书”或“阶梯书”上。这样将识字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并且让学生明白多认汉字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路径三:巧用媒体,创设情境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仅靠课文文字去想象,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情境,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统一,避免凭空想象造成的理解偏颇。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孩子没有经历地震,很难想象父亲儿子的情感,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搜集2008年汶川地震的真实图片,上课前适时展示,使孩子近距离感受地震的破坏力,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
  路径四:任务驱动,探索情境
  统编教材课文大多都能设计一个有趣情境活动,我们要学会巧思,通过问题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例如学习《海滨小城》时可以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让学生化身小游客,拍摄文章中小城的特色美。化身小导游,介绍小城的美景,学生们在任务探究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更能在迁移练笔中学会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样的学习会让孩子热爱阅读。
  路径五:学科整合,实践情境
  新课标拓展型任务群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我们在教学时要联系课堂内外,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写话练习,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我将“滚铁环”这一民间传统游戏引入课堂。课堂内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熟悉它的玩法;走向室外,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语言是在情境中发生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整合多个学科,拉近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好地落实学习任务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索、总结。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天合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