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时多读几遍”真的好吗?
□何 捷
字数:1972
2023-10-15
版名:知行
如今的语文课,明确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共学、课后延学。条分缕析的专业术语,让一线教师心生敬畏,严格执行着这“三阶”式的教学流程。
特别是在课前预习时,大家希望开篇就精彩纷呈,于是设计了花样繁多的预学单,让学生完成对生字词的掌握,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品读,对课文朗读的反复强调……教师还不忘叮嘱:预习时,要多读几遍。上课时,将你在预习时的理解带到课堂,和同伴交流。
一上课,教师总爱问:你们读懂了什么?总爱提议:我们一起分享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你说、我说、大家说,营造一种民主分享的氛围。不少教师甚至极其害怕“讲授”,因为总有评课的专家提出这是“牵着学生走”。所以,教师的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渐渐地,教师不敢教;渐渐地,学生都靠自学了。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一直这么做,变得不觉得这么做是有问题的。仔细想一想,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开卷时的冲动,难道不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吗?阅读中的疑问,难道不应该得到教师的指导吗?精读品味中的惊喜,难道不应该是师生共同揭晓吗?如果老师不能够带着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上课的意义是什么呢?总将学习寄托在学生在家时多读几遍,靠谱吗?有几个人会真正地对一篇文章多读几遍呢?
例如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只要读第一遍就有惊叹,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再读一遍,在原有基础上,依然能感受到美。倘若读上三四遍,就开始觉得索然无味了。学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会在一次次朗读中,产生一次次深入的理解。
也有教师提出:多读几遍是为了塑造语感,可以加深体验。不需争辩,自己试一下,读几遍以后,体验可能没有加深,反感却加深了;理解没有形成,误解却形成了。最糟糕的是,初次阅读时的欣喜、激动没有了,只是反复地在看似熟悉的文字上行走,而文字组合后所拥有的深意,却无法品味了。
例如《白鹭》一文中写道: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多读,学生会觉得作者在反复强调“白鹭是诗”。但细品会发现,白鹭之所以为诗,除了有歌的优美之外,更去除了歌的铿锵,去除了雄壮激昂的曲调后,白鹭更需要静下心来去品味、去琢磨。其独特的“韵味”,则在细品中体现,在字里行间中被捕捉。文中反复出现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以及“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等部分的赏析,更是需要教师予以点拨的。这并非任何一位五年级学生能够自发感受到的。我们并不否认学生的自主感受与探究,更不敢瞧不起学生的主动发现,只不过建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正在不断流失的教学主导。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至少应该引起我们的讨论。
有人说:让学生多读几遍,这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的确是的,在文章匮乏的时代,在崇尚应试的时期,多读几遍直至背诵记忆,能默写,那就是得分的关键。而在核心素养的全新时代,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是需要不断激发的;思辨与拓展能力,是需要不断锤炼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需要被不断开启的。而这一切,除了需要大量阅读做支撑,打底子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与点拨,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夯实。为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变革涉及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绝非一种方法、一个模式能够涵盖的。因此,让学生自己在预习时一读再读,读后来到课堂上随意讲一讲,或是把学习异化为各种的单据填写,应该引发我们思考了。
当然,任何一种变革的开始,都是从形式入手的。因为形式能够带来惊叹的效果。然而,如果拘泥于形式,或者被形式绑架,甚至是躺在形式之上标榜自己,无异于作茧自缚。
日本教师大村滨所著的《教学这件事》中,也谈到了类似的观点:在教的时候,务必让大家获得初次阅读的感动。然而,孩子们的初次感动却是在家里获得的。他们在家里读第一遍的时候的确会觉得很有趣,可是如此一来,课堂上的阅读便成了第二次读,而且一小时内还要被迫读好几遍……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开卷的初次感动,难道不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吗?“教”指的就是老师要在第一次阅读时尽可能地发现孩子们的阅读问题,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就是为了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可现在很多老师却是什么都不教,只检查大家在家里的学习成果,然后再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家继续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开始让人担忧。
很多时候,判断一种教学方式是否正确,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只需要照常理去思考即可。类似这样的“预习时多读几遍”“在课堂上漫无目标地互相聊天”,在自己的学习中不会这样做的事情,大可不必再让学生尝试了,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期间到底有没有学习的成分,是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方式,不需要争论,答案已然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