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化举报成为教师的困扰,你怎么看?

字数:2353 2023-10-11 版名:声音
  湖北某公立小学一名老师就遇到件“挺奇怪的事”。入职没多久,年级主任提醒她,不要开车上班了。“车也没有停到学校里,为什么?”这名老师起先没有理会。但隔了一段时间,主任又找她,告诉她有家长几次举报到教育局,说是一个刚毕业的老师开车上班太招摇。家长言下之意,老师开车上班对学生“影响不好”。这名老师只能改骑电动车。(10月2日《北京青年报》)

   涉教不实举报风行,该治理了   □张小军
  2018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针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表示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并严肃惩处。截至目前,大约有93个典型案例被曝光。然而伴随着这些“真问题”被发现,不实的扩大化举报也开始出现。
  许多举报理由很是“离谱”:有老师在入职第二天就被家长举报“没有经验、带不好班”;有老师被家长投诉是因为“晚三个小时回复家长信息”“作业布置得太少”;有女老师因“开车上班太招摇”“在小孩儿面前吃外卖”“穿的裙子不符合人民教师形象”一学期被举报了十几次……一所高中校的副校长表示,去年一年,几乎每周都要处理一到两起举报,其中,扩大化举报能占到他处理举报事务的一半以上。
  监督学校、教师,是家长、学生的权利,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但不实举报恐适得其反。很多教育行为的边界尺度和评判标准本身就是模糊、多元的,很难论清轻重是非。一旦有人拿这类事情来举报,教师很容易被认为“方法不妥当”“师德有问题”,导致身心俱疲、“越来越不想管事”;学校既要重视学生家长的诉求,又要安抚教师的情绪,有时还要给上级部门反复汇报情况,很容易加重管理负担。就是洗得“委屈”、一时获胜的举报人或“受害人”,其实最终也不能落得什么好——人们与之打交道,会不会时时都有一种危险感、提防心呢?他人危、自己安,不是公认的生存哲学,更不该成为孩子学习、世人效法的内容和方法。
  不实举报风行,与学生、家长缺乏温情家校沟通渠道、正确教育知识、基本社交伦理有关,也与学校、信访部门处理信访案件方式方法不当有关,更与个别媒体偏好教育负面新闻有关。比如,有的家长分不清教师的权责义到底是什么,把一些本该自己做的事当成是老师该做的,把老师正确的做法理解成错误的,用社会上的一些丑恶“潜规则”妄加揣测教师心理。有的学校、信访部门不按原则处置举报投诉,遇事不深入一线调查,不遵循教育规律,不维护公平正义,只从教师身上找原因;有的媒体抓住教育的高关注度,把有争议的事拿到放大镜下、站在师德制高点上详察、细读,在教师、学校乃至教育部门的尴尬中收割流量。
  人人自危的职业不会真正受人尊重,时时自危的职业人难以干出好成绩。涉教不实举报,到了该治理的时候了。但如何治,则还需综合施策。
  学校和教育部门、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教育,切实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建立更为柔性、多元的家校沟通机制,方便学生、家长能及时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宣传指导,帮助家长知道学校、教师的权责义究竟是哪些、有多大,家庭教育的职责具体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有意见建议如何行使监督权利,进行扩大化不实举报可能承担什么后果,把不实举报早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不实举报行为,还要拿出硬气的态度,联合相关部门给予坚决回击,并及时公开事实真相,为受陷教师正名,对不良行为形成震慑。而身负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神圣职责的媒体,则要恪守职业道德,把不实举报教育引导也列入宣传报道重要范围,助推正义社会的更好形成。

  莫让扩大化举报践踏教师职业尊严   □张立美
  教师如果存在违法违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家长、学生选择向教育局举报或者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这是他们的正当权利,无可厚非。而且,教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确实需要接受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监督,良好的外部监督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眼下一些家长滥用举报权,动不动就举报教师,不管教师的行为本身是否违法违规、有没有违反师德师风,只要家长看着不顺眼或者自己觉得不合适,就选择举报,有的举报完全是捕风捉影,远离基本事实,致使对教师群体的举报呈现扩大化趋势。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人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恶意炒作旧闻,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
  显而易见,扩大化举报教师,让学校、教师分散宝贵精力,忙于应付举报,整天谨言慎行,必定造成教师身心疲惫。更严重的是,不仅直接破坏家校之间的信任,而且将导致整个社会环境对教师群体缺乏信任,在客观上将严重挫伤教师的职业热情。长此以往,必然逼得广大教师为了保住饭碗,不被举报所烦恼,不得不选择明哲保身,走上“躺平”之路,在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时束手束脚。换言之,扩大化举报教师,只是家长一时爽,最终受损的还是孩子和自己,最终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乃至影响教育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可以说,扩大化举报教师,实质上是在践踏教师职业尊严,俨然是在逼迫教师跪着教书。著名杂文作家、特级教师吴非曾讲过:“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要让教师拒绝“躺平”,安心三尺讲台,培养站直的学生,就必须切实保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旗帜鲜明地对扩大化举报教师现象说“不”,遏制扩大化举报教师趋势。
  笔者建议,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公开为受到委屈的教师撑腰。对教师遭到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恶意举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在得出调查结论之后,要及时公开为受委屈的教师正名,消除负面影响。同时,规范教育举报处理,引导家长、学生正确、合理举报教师,对屡屡恶意举报教师的家长,应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甚至是予以训诫等处罚。另一方面,要向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形象行为亮剑。对恶意炒作旧闻、制造谣言等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形象的言行,公安、网信等部门要依法处理,并依法追责,切实提高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