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乌龙山

□曾利华

字数:1563 2023-10-11 版名:文苑

  因为一部剧、一首歌、一个人,我去了湘西乌龙山大峡谷。
  这部剧是《乌龙山剿匪记》,这首歌是《高山流水猎人魂》,这个人是水运宪老师。
  后来,在新湖南“艺苑”板块的“名家”栏目看到水运宪老师写的《我的峡谷我的村》时,才知道以前湘西并无“乌龙山”之地存在,更无乌龙山大峡谷。现在的乌龙山大峡谷,是《乌龙山剿匪记》热播后,湘西州将龙山县火岩村的一条峡谷更名而来。
  尽管对乌龙山大峡谷向往已久,但真正得以成行,还是到了癸卯年的金秋。当我携妻女随朋友驱车沿省道231一路前行赶到乌龙山大峡谷已是亥时,浓郁的黑色早已将乌龙山紧紧裹住。
  峡谷中,风不大,纷飞的细雨和湿冷的空气,却让我们感到了阵阵寒意。小心敲开一家客栈的门,店主的热情瞬间温暖了我们,房价也挺便宜,不过百元。二十多平方米的标间干净整洁,疲惫的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翌日,天气虽未放晴,雨却没了身影。漫步在峡谷中,两岸的青山扑面而来,很自然就想起水运宪老师对乌龙山的描述:乌龙山脉横跨三省边界。莽莽苍苍、气势雄浑的崇山峻岭之中,流淌着一条小河。这小河,千回百转,丝带一般缠绕着乌龙山的身躯。这便是乌龙河……
  这乌龙河,其实就是皮渡河。
  秋天的河水,绿意盈盈,与峡谷中苍翠连绵的群山,相得益彰。山顶上,缭绕的雾霭,形态万千。那雾霭,带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轻盈,缥缈,像天上的流云,在险峻的山峦间缓慢地向前向上移动,乌龙山便有了生命的律动。
  沿着皮渡河畔的游步道前行,峡谷中特有的山林气息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河岸是一簇又一簇青青的翠竹,其影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这连绵的翠竹,宛如两条绿色的长廊,一直伴着蜿蜒的皮渡河,日夜兼程,奔向乌龙山的深处。
  鱼腥草!游客中不知谁大声呼喊了一句。我快步走过去,发现游步道的两侧,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鱼腥草。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是农村常见的一味草药,山脚下、水沟旁、田墈边,时常可见。其叶面多为绿色,根为白色,茎则呈暗红色。整株的鱼腥草可煎汁内服,也可外用,还可泡水、凉拌或炒菜。小时候,在我们发热肚子疼时,母亲常去山脚下扯上一大捧鱼腥草,再用砂罐煎汁,让我们口服。还真神奇,小小的鱼腥草,其貌不扬,其味腥臭,然药效明显,往往是药到病除。
  在苍茫的乌龙山,植被如此丰富,遍地药香,自是算不上什么。车前子、马齿苋、栀子花、三叶藤、金银花……在皮渡河旁,在鲢鱼洞口,在悬崖峭壁,众多的中草药并不难寻,随处可见。这是大自然赋予乌龙山的神奇宝库,为乌龙山绘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乌龙山大峡谷,从不刻意炫耀自己的美。然而,这山,这水,相依相伴,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浓绿的山水长卷,美得自然,美得纯粹,毫无人工雕饰之痕迹。
  曾经,湘西在众人的眼光里,民风彪悍,土匪猖獗。其实不然,湘西的老百姓如原始的乌龙山一样,个性耿直,淳朴自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的确有些人曾经弃农为匪,却多为贫穷的生活所迫,后来不少人又从良为民,专事农业。一些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还主动加入志愿军,将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就如《高山流水猎人魂》中的歌词那样:“也有老母亲,也有心上人,也有生死情,也有离别恨。”今天,湘西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湘西的老百姓将更加淳朴的天性展现在游客面前。我在乌龙山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村民、商人,或是景区工作人员,他们都十分热情,从不欺生。面对我们的询问,他们轻言细语,颇有耐心。
  天色渐晚,在乌龙山大峡谷畅游了一天的我们,累并快乐着。将车泊在半山腰的一处观景台,我将视线投向莽莽的远方:秋雨过后的乌龙山,像一片神秘莫测的绿色海洋,它包罗万象,美不胜收!我深知,一次短暂的涉足,我只是看到了乌龙山的冰山一角,自是难窥其真容。然而,人长久,山清水秀的乌龙山亦在等待远方的游客,想了,我们便可以再来,无论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