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唐诗里的烟火气
——读《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
字数:1233
2023-10-11
版名:悦读
□吕 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中国人来说,唐诗是刻于骨子里的文化印记,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慰藉。后人对它的解读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何婉玲则独辟蹊径,从唐诗里的日常入手,遂有了《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她写出了新意,写出了诗意。
从书名到分辑名,再到文章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感受到藏于其中的温婉可人。“好时光”介绍了唐人畅游的日常,如:采春茶,寻山泉,访古村,游孤山;“看花去”则是寻诗去探花觅香,如:观榴花如火,听雨打芭蕉,嗅寒林梅香,看水仙凌波;“滋味长”是舌尖上的滋味,也是唐诗里的滋味,如:新米之味,艾草之味,螃蟹之味,板栗之味;“风雅事”则讲述了唐人的闲情逸致,如:读闲书,饮佳酿,赏青瓷,过新年。
唐朝不愧是大唐,那个朝代的美是张扬的,哪怕到了晚唐,依然有那么多、那么美的诗。读那些诗,可知人性,可观历史,可长见识,或者说人生所有的经历、情感,都可在诗中找到对应的诗句,如关于友谊的,高适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关于故国的,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关于人生抱负的,李白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何婉玲所选的诗,有的是极有名的,有的是不知名的,唯一相同的是都能打动她,或者说能触动她,让她心有所感、心有所念,所以才能写下一篇篇情真意挚的锦绣文章。对生活在唐朝的人来说,吟诗、作诗是宿命,是同呼吸吃饭一样寻常的事情,仅《全唐诗》就记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涉及诗人二千二百余人。由此可想象一下,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诗就更多了,说是繁若星辰也不为过。
此书以唐诗为媒介,去探寻生活之美,反过来,又以生活的日常为支点,去解读唐诗之美,看似写一首诗,实则又囊括了其他诗或词,如写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又可见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王维的《春溪》,又可见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写韩愈的《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又可见武则天的《如意娘》等,读来,浑然一体,引人深思。
钱穆先生倡导爱美的生活,他说:“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何婉玲亦是身体力行的,书中的文章均不长,却极有情味、极有诗意,以及盎然的生命力,从文中窥得一个善感的心灵,一个有趣的灵魂。她以平等之心,以敬畏之心,去探寻诗性与诗情,注重天地万物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启发读者一起去发现寻常事物背后的隐秘美好。
当我们穿越人生的千山万水,穿越无情岁月的藩篱,会发现,总有一首唐诗能描摹此刻的心情,能抒发心中的千言万语,实乃是幸福之事。何婉玲在书中写道:“我也像王维一样,不止一次走入山中,循着一条大河,找到它的溪流,直至寻到山中泉眼,然后掬水喝一口——甜!喝了山中泉水,我们那一颗陈腐的心,仿佛也能同王维一样,变得如那清澈的青溪水一样,淡泊安宁。”
读何婉玲的这本书,亦如畅饮山泉水,有浩然气,有快哉意。虽然不能穿越至那个大美横行的朝代,却可跟着一首首唐诗,过半日大唐生活,实在是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