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大课与备小课

□王平生

字数:885 2023-10-08 版名:知行
  备大课,是指一切有助于教师长期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进行的系列备课活动。备小课,是为应付上好一两节课,而进行的应急性准备活动。
  综观当前众多中小学教师,一般对临场发挥性质的应急备课都比较重视,如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竞赛课,倾注全部心血去彩排、训练、琢磨、准备等。而对长期上好课、关系到教书育人的大课却马虎应付,很少投入。不少教师的书柜里长期陈列着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几乎很少添置专业书籍和学术读物。备大课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教师长期“内存不足”,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长计议的备大课与临时应急的备小课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做足做好备大课,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新活水,学生才能从中汲取营养,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而现如今,教师时刻都在忙,但忙的不是教学,而是应付激烈的考试竞争。教师日夜奔忙在应急性、临时性备课的层面上,是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教学行为,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有些教师上不好课,搞不出优秀课例,总认为是教法不行。其实,教法只是一个表现形式罢了,问题还在于内容的肤浅和不足。即缺乏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坚定的文化底气。一堂课如果没有内容上的精辟和独到之处,缺乏巧妙的即兴发挥和充满智慧的联想,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即使在教法上求新,也是于事无补的。备大课的功夫太浅,缺乏人文底蕴的教师,是难以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也难以在只言片语上于某些教学细节上留下令学生回味无穷的东西。而将备大课做足做深,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名师,往往文化底蕴深厚,课堂充满睿智,在具体的教学细节上屡出奇招,创新课堂教学,时不时闪烁着思想火花,令学生回味无穷,受益终身。
  教师平时勤于读书、勤于学习,培养“书卷气”和学者味。常以研究探索教学教育规律的姿态去读书学习,积累对教书育人有用的资料和信息,这是备大课之典范。
  新时代“大先生”培养成为教师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呼唤和盼望广大教师同仁拿出古今大学问家“皓首穷经”的治学精神,努力探索新时代“大先生”成长的自觉路径,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