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标题的教学价值探析

—— 以统编教材中高年级课文为例

字数:1717 2023-10-08 版名:知行
  □章成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部分也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文标题作为居于特殊位置和语境下的言语片段,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具有可待开掘、利用的教学价值。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课题的价值往往局限于导入环节,或围绕一两个与之相关的话题,在闲谈趣说中逐步引出课题;或借助板书、课件向学生揭示课题,揭题之后的教学,与课题再无多少关联。作为一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课题的教学价值不应止步于新课导入。本文将结合名师课例和教学中的思考与尝试,举例谈谈课题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以题为纲,梳理文脉
  “居文之首,勾文之要”,课题多为全文主旨的高度概括或文章情志的诗意表达。若能抓住题目展开教学,学生便能以题为纲,沿着题目的线索,窥见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厘清全文脉络。
  借助学系统,明确行文思路。如三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声音》,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时,可以紧扣课题,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阅读过程中,学生依循课后习题给出的树形图和关键语句的提示,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知道课文是从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声音三个方面来描写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随着问题的解决,课文“总—分”的行文结构也印刻在他们的心间。
  循情感线索,厘清文本脉络。以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为例,全文围绕父爱写了七件往事,但其中与题目有关的,写到“舟”的事情仅有三件,分别是课文的第三、八、九自然段,教学内容的课时划分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特级教师郭昶在教学《父爱之舟》时,巧妙抓住课题中的“舟”,将课文内容一分为二,第一课时带着学生学习与“舟”有关的三件事,初步学习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阅读方法;第二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课文的题目叫《父爱之舟》,其他几件没写到小船的事情为什么也能写在这个题目下”去阅读余下段落,以此巩固第一课时习得的阅读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便能明白,其他事件虽然与“舟”无关,看似形散,实则神聚,一切都因父爱这根无形的线把它们串起来。在场景的推进和细节的呈现中,作者早已将父亲深沉的爱以及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思念融会其中。如此,学生对课题《父爱之舟》的理解,一点点推向高处,挺进深处。
  以题为范,领悟写法
  题目,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能凭借形象生动的语言,让人对文章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一个好的题目,更是作者匠心独具的思考成果。因而,若能指引学生从创作者的视角关注课文题目,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拟题能力。
  拟题练笔,习得方法。如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矛盾反差式”的取题方法也颇具特色,值得借鉴学习。为此,教师可在学完课文后,出示作者若干与课题相似的代表作题目,指引学生联系课文题目,试着从《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一系列题目中洞察作者的拟题规律。学生稍作揣摩后,教师可以为后续的当堂拟题练笔创设这样的任务情境:“现有课题是编者根据教材的需要,模仿作者的拟题风格改写的,课文原题另有高明。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对作者拟题风格的认知了解,给课文再取一个题目。”学生集思广益拟出了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题目,或鲜活有趣,或富含创意。教师最后亮出课文原题——《我的绝妙坏诗》。对照课文原题,学生发现自己拟的题目并不比编者乃至作者逊色多少。显然,他们在领悟题目写法的妙处之外,还收获珍贵的创作经验,初尝成功的喜悦,拥有满满的自信。总而言之,课题虽小,但若能充分开发其意义和作用,并加以巧妙适当运用,则可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有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厘清文本脉络、领悟课文主旨、习得拟题方法。倘若教师能够时时留意,处处用心,不少久被忽视的教学资源,便有可能被重新发现,优化使用,让课堂教学,更见纷呈的异彩;让学生思维,更真实灵动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