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敬业的实践与思考

□万文娟

字数:1564 2023-10-01 版名:教育理论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业价值观的培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师敬业,就是敬重教师职业,就是要求教师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生命,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神圣感与尊严感,把教书育人看成自己的天职和使命,从而激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平凡的教师职业人生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一、敬业的意义
  敬业体现着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教育事业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很强的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增强我们的学习自觉性,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最终成为“行家里手”,从而适应时代的需要。
  敬业也是乐业的动力来源。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都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一个人只是敬畏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仅看作“干活挣钱”的行业,而又很害怕失去它,他对自己的工作虽然尽职尽责,但心理上没有快乐而言,就会缺少激情和创造力。而爱业者能自立自强,对职业感情升华到乐业者能做到无怨无悔。敬业,能让我们找寻日常教育工作中的趣味,能让我们发现教师职业的价值,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
  二、养成敬业的方法
  1.精通业务。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要驾驭、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要在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岗位工作能力和水平干好工作。比如,教师有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职责,只有精通自己的专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照顾、培养孩子。那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点以及年龄特点,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动态开发,从而构建与孩子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班本课程。再比如在孩子因意外受伤无法正常入学时,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园方的真挚关切、老师的日常牵挂、同伴的暖心问候等举措,让孩子在温暖的陪伴和鼓励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让孩子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2.有效的时间管理。敬业总是与充分利用时间相联系的,有效的时间管理会让教师养成敬业的习惯,比如,按时到园,做好接园准备;保教活动期间不会客、不打电话,保教活动过程中时间安排稳中求活、紧而有序。做到“时尽其用”,离园后每天的任务当天清,盘点、反思、总结当日工作,提高保教质量。从利用时间效率发现,有效的时间管理体现教师敬业程度及敬业习惯。
  3.重视细节。敬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多年如一日,使其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任何一件事,用审慎的精神来对待教育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养成敬业的习惯。如:在孩子进餐环节: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我们在餐前有序组织孩子如厕、盥洗,通过教师示范儿歌的方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向孩子介绍当餐菜谱及营养知识,同时利用餐前谈话活动,了解食物的来源,从而帮助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面对大班孩子,我们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提高自我服务意识。进餐的过程中,三位教师分立而站,保育员随时为有需要的孩子加餐,其他两位教师一前一后巡视孩子进餐情况,如关注孩子坐姿、拿勺握筷姿势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进餐习惯;餐后教师组织孩子漱口、散步,并进行餐后总结,如是否安静有序进餐、进餐中是否做到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
  敬业就是履行岗位职责时自动、自发、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敬业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博学多识;敬业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刻苦钻研;敬业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静待花开。只有敬业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够让工作充满活力和灵性,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高新区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