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生物学习激情 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覃春英
字数:1427
2023-10-01
版名:教育理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初中生物,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关注学科前沿,打开学生视野
我们可以关注科学前沿,上课前用一到两分钟给学生们分享最近本学科的重大进展。如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内容、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和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世界首例猪心脏移植入人体、福建发现新物种——天宝岩肿腿迷甲等。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期班级“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前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分享、答疑解惑。慢慢地,学生在我的感染下,也主动和我分享他们看到的最新生物学科新闻。通过这些方式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述伟人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顾方舟院士没有出现在教材上,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与他有关的只有一句话——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课上我告诉学生们顾方舟院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即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疫苗。小时候吃的糖丸,其实就是他研制出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研制疫苗,他和他的孩子以身试验,为我国消灭小儿麻痹症作出巨大贡献。凡是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我都会拓展。每次我讲完此类故事,学生都会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想那一定是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我认为好的教育,一定要触碰到孩子的心灵。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伟人的故事,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们也树立起伟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也体现了生物学的学科德育价值。
三、组织实验活动,激发探索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多带学生一起做各种学科实验。比如,课后鼓励学生制作生态瓶、生物模型和生物标本等;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带学生们做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蝴蝶羽化条件的探究、探究不同酵母菌的发酵效果、蚯蚓的再生等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22年我指导学生参加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主办的“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科普活动,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组优秀观察日志、优秀科学手绘和优秀科学微视频的三个奖项。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四、调动学科知识,体验生活乐趣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既然是现象,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们感受到“活的”知识。如,在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我让学生周末和父母做两种等质量的馒头,一种加入酵母菌,另一种不加入酵母菌,再通过观察和品尝两种馒头来理解发酵的本质和意义。在讲米酒制作的原理前,会让学生们品尝他们和父母一起制作的米酒,再一起分析发酵的原理,让知识充满味道。
我把生活中的各种例子都搬进课堂,比如在我生病打针时科普抗生素的知识,做饭时科普食品营养和健康的知识,做抗原检测时科普抗原检测原理等。我鼓励学生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分析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学生们在生活中也会跟我分享他们的学习生活,比如有的学生吃螃蟹前复习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让知识和技能从课本上的文字“活”到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妙招。
面对新政策和新课改,生物学作为“小学科”,应该利用有限的课时,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爱上生物学,把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学生们的学习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采取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们也非常积极、热情地参与各种社会和科学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西安辅轮中学)
一、关注学科前沿,打开学生视野
我们可以关注科学前沿,上课前用一到两分钟给学生们分享最近本学科的重大进展。如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内容、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和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世界首例猪心脏移植入人体、福建发现新物种——天宝岩肿腿迷甲等。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期班级“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前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分享、答疑解惑。慢慢地,学生在我的感染下,也主动和我分享他们看到的最新生物学科新闻。通过这些方式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述伟人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顾方舟院士没有出现在教材上,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与他有关的只有一句话——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课上我告诉学生们顾方舟院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即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疫苗。小时候吃的糖丸,其实就是他研制出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研制疫苗,他和他的孩子以身试验,为我国消灭小儿麻痹症作出巨大贡献。凡是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我都会拓展。每次我讲完此类故事,学生都会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想那一定是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我认为好的教育,一定要触碰到孩子的心灵。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伟人的故事,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们也树立起伟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也体现了生物学的学科德育价值。
三、组织实验活动,激发探索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多带学生一起做各种学科实验。比如,课后鼓励学生制作生态瓶、生物模型和生物标本等;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带学生们做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蝴蝶羽化条件的探究、探究不同酵母菌的发酵效果、蚯蚓的再生等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22年我指导学生参加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主办的“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科普活动,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组优秀观察日志、优秀科学手绘和优秀科学微视频的三个奖项。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四、调动学科知识,体验生活乐趣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既然是现象,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们感受到“活的”知识。如,在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我让学生周末和父母做两种等质量的馒头,一种加入酵母菌,另一种不加入酵母菌,再通过观察和品尝两种馒头来理解发酵的本质和意义。在讲米酒制作的原理前,会让学生们品尝他们和父母一起制作的米酒,再一起分析发酵的原理,让知识充满味道。
我把生活中的各种例子都搬进课堂,比如在我生病打针时科普抗生素的知识,做饭时科普食品营养和健康的知识,做抗原检测时科普抗原检测原理等。我鼓励学生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分析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学生们在生活中也会跟我分享他们的学习生活,比如有的学生吃螃蟹前复习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让知识和技能从课本上的文字“活”到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妙招。
面对新政策和新课改,生物学作为“小学科”,应该利用有限的课时,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爱上生物学,把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学生们的学习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采取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们也非常积极、热情地参与各种社会和科学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西安辅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