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懂的课文切换三个“视角”实现轻松解读
□何 捷
字数:2067
2023-09-24
版名:知行
青年教师在备课时,总会被一些暂时读不懂的课文所困扰。暂且称之为难懂的课文吧。难懂的课文,学生能懂吗?带着疑惑去教,总感觉学生学不到位,教师更教不透。例如统编四年级下册《天窗》,文中两次写到“慰藉”,近乎同样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的写法就少见。再比如全文的最后一段,更让人疑惑。
作者茅盾强调的是无中生有,虚中带实的观点,而这样矛盾统一的哲学观,让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备感为难。
小学统编教科书中,类似这样难懂的课文还有不少。之所以成为公认的难教,是教师自我阅读、理解、执教时的心态、感受的投射。在实施教学前,就已经产生了错觉。
错觉1:直觉套嵌
教师在解读中遇到困难,很自然地以为学生也会遇到。即“我都不会,学生肯定不会”。套嵌的结果是推断学生不爱学。
错觉2:转嫁担忧
教师理解时备感艰涩,担忧学生理解不到位,即“读也读不懂,更不会爱读”。转嫁的结果是更加担忧学生学不会。
错觉3:对比认定
教师将自己的解读感受、做法和想象中学生的学习感受、行为进行对比,以为学生同样不会主动学习。比对的结果是认定学生不会主动学习。
在这样的心态下,教学必定大打折扣。实际上,教师只需切换解读学习时的视角,就可以化难为易,轻松解读。可以在以下三个视角上来回切换。
第一视角:自然读者
学习文章,学生就是读者。以读者视角介入,借助阅读时的第一反应,能读懂大部分。这样的视角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学生要学习的是教科书。
教科书的另一个名称是“学本”。指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样本。从这一概念上看,学生作为读者,必定能借助自己的学习力,完成大部分的理解。只要是编入教科书的文章,都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处在本学段学生应有的提升区间的,可以借助自学完成的。
以《天窗》为例,学生可以自学到“天窗是什么?”从“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一句中读懂“天窗”。同时,可以在段落中读懂“在天窗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例如第5自然段,记载了透过天窗的所见、所想。
其实,学生比教师更具优势的是能有更纯真、烂漫的发现。他们眼中的天窗,就如同一幅加了框的图画。画中有星空、云朵、雨水、闪电……而且,独自在小阁楼里欣赏,去除了所有的干扰,在极大的安全感之下,狭小的边框当然无法阻碍想象。所以,学生视角也能感同身受,发现天窗里的图景,展开丰富的想象。
有了自然真实的读者视角,教师可以放心,充分相信学生的解读力。很多时候,是我们低估了学生。
第二视角:还原儿童
让学生以更加纯粹的儿童视角去关注文本,让针对教科书的解读更具儿童品味。还原,在这一视角的解读中,成为关键。
还原,就是强调以儿童的认识、关注点、理解力,来面对教科书中难读的部分。因为儿童的天真无邪,还有独特的生活体会,理解视野,很容易去除假象,直抵要义。
例如文中的两处“慰藉”。从教师的角度,很难理解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的慰藉。还原到儿童视角,就从儿童的认识切入,以问题支架辅助理解:
问题1:慰藉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安抚,是一种心灵的宽慰。可见,小孩的心灵在这个时候,是要得到抚慰的。
问题2:小孩的心,为什么不舒服?
回读原文发现,是大人的压迫。例如,想要出去淋淋雨,看看闪电,大人偏就不许,被关在小屋子里;想要看看月光,吹吹晚风,大人偏又不肯,逼着上床去休息。此时此刻的小孩,是被大人压迫的;此时此刻的大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获胜状态。小孩内心备受煎熬,是委屈的失败者。
问题3:天窗如何带来慰藉?
小孩透过天窗,看到了想要看的,想到了不曾想到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小孩的角度来说,他感到自己战胜了大人。这种获胜时的满足感,让心态产生了变化,慰藉也由此产生。
在解读时,能有儿童立场,能还原儿童本初的视角,能以儿童的眼去观看,以儿童的心去体会,能产生儿童自然的感受,很多难读的课文就自然化难为易了。同时,儿童视角的还原,还让解读的结果更纯粹,更自然,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第三视角:成年立场
成年后的思考更深刻,解读更深远。成年视角能让学习面向未来,得到持续拓展。以《天窗》为例,课文中是否存在真正读不懂的地方呢?确实有。例如文章的最后一段。教师可以分享作为成年人的阅读感受,设计清晰的教学流程。
流程1:分享体会
本段是作者茅盾作为成年人的特殊体会。茅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下自己成年后,对天窗的理解,学生能读懂这些体会的字面意思即可。
流程2:预告未来
本段中,作者还预告了未来成长的历程。例如,文中出现的无中生有,虚中生实等,都是成长中能够体会到,能遇到的,这段话类似作者给出学生面对未来的预告。今天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事先收到预告。
流程3:激发欲望
这段中确实藏着生命中的未解之谜。如什么是无中生有?什么是虚中带实?复杂、真切、阔达的生命体验,应该是什么样呢?教师可以让学生瞄准这些关键词,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索,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当我们遇到读不懂的课文时,不要试图丢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结论,也不要把自己的畏难情绪带入备课与执教的全过程。可以尝试改变视角,让解读变得轻松,增加自己的信心后,教学也能更加游刃有余,还能不断将学习推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