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应用研究

□贾志升

字数:1414 2023-09-24 版名:教育理论
  “算用结合”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数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的理解,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的神奇和奥妙。作为一种理念,“算用结合”已经获得一线教师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新课标引领下,教学大纲对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让师生重新认识“算用结合”的功能,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感受数学价值,形成数学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一、以“用”激“算”
  在算用结合教学时,我选用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让他们更好地对算理进行理解和感悟,积极探究算与用的方法和策略,以达到以“用”激“算”的目的。如在教学“进一法”取近似数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作答:一辆农用车拉了1020公斤玉米,如果用可以装50公斤的袋子,多少袋子可以装完?同学们经过计算,有的说要用20个袋子,有的说要用20.4个袋子,还有的说要用21个袋子。经过理论联系实际,以“用”激“算”,同学们很快明白袋子数量必须是整数,20.4个显然不对,20个袋子最多只能装1000公斤玉米。这时我引导学生采取“进一法”取近似数,最终确认,只有准备21个袋子才能装完1020公斤玉米,这样学以致用,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进一法”取近似数的道理,并且易于掌握,记忆牢固。
   二、以“算”促“用”
  在数学“算用结合”中,以“用”促“算”、以“算”促“用”,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如教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某小区停有小轿车15辆,越野车12辆,面包车13辆,电动车20辆,请问这些车辆共有多少轮子?同学们顿时鸦雀无声,都在草稿纸上边列式边思考,以每个汽车4条轮子为基础,每个电动车2条轮子为基础,由此推算出4×15,4×12,4×13,2×20。由于列举的素材就在孩子们身边,他们倍感亲切,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了以“算”促“用”的目的。
  三、以“用”引“算”
  新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了大量的情境图和单元主题图,为计算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在鲜活的情境注入下,计算就有了新的活力和源泉。在教学中,我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列举了一些孩子们熟知的生活实例,并引导孩子们善于观察,在解答之中写好计算过程,尤其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让学生写清作答的详细过程,以提高计算技能,训练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以“用”引“算”的目的。如在教学“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我以学生买文具为例:博雅书店一把直尺卖5元,一支中性笔卖3元,小强需要买一把直尺,4支中性笔,一共应该付多钱?孩子们列出算式:4×3=12元,12+5=17元。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将两个算式合并5+4×3,同学们很快说出先算出3支中性笔的费用,然后再加上一把直尺的费用,这样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以致用,牢固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再如,王磊同学有1000元压岁钱,父母打算将这笔钱作为孩子的教育支出先存入银行,现有两种办法:根据2023年的利率新政策,一种是一次存满三年利率是2.75%,另一种是存满一年利率是1.95%,可以每年期满后将1000元和利息取出来放在一起再存一年,哪种方法获得的利息多?为什么?带着问题,我引导学生写出了两种计算的过程及结果,并让同学们对比。通过“算用结合”,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算用结合”是新课标下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手段,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很好地形成数学思维逻辑,养成数学思考习惯。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