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阿里
□赵 娟
字数:1977
2023-09-20
版名:文苑
有一种守望,叫“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有一种担当,叫“我为祖国守边疆”。阿里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临那曲市,东南依日喀则市,西南和西部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接壤。阿里地区气候恶劣,俗话说:一年十二个月中,十个月是冬天,另外两个月“大约在冬季”。阿里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仅为正常地区的50%—60%。高海拔导致这里生存环境恶劣、山峰林立、冰川雪地,人烟稀少、物资相当匮乏,但在阿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在藏的干部、援藏的专业人才和人才引进的大学生,他们情暖阿里,爱洒高原。
初入阿里,作为援藏干部的我在大巴车上,有意无意注意到接待我们的一位小哥,他皮肤黑黝黝的,嘴唇略微泛点淡淡的紫色。我们并排而坐,在拉家常中得知:他是贵州人,今年28岁,来阿里工作已经五六年了,在贵州老家娶妻生子。目前,父母、孩子生活全靠妻子一个人照顾,每年他仅仅能回家一趟。他说,这里太阳紫外线强,因高海拔缺氧,会影响人的心肺功能。因为这里空气干燥、常年干旱,年降雨量少之又少,水资源缺乏,所以农作物、蔬菜、水果等都是从西宁或新疆运输而来,物价比较高。在阿里居住的人大部分是来工作的,他们会把房子买到拉萨或内地的城市,退休以后,他们就回拉萨或老家去养老。我不解地问:“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你为什么还要留守?”他憨憨地笑了笑说:“阿里是很艰苦,可是你不来,我不来,谁来坚守这方国土?”
我有幸承担噶尔县中考的监考工作。在监考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中学的化学老师。闲聊中得知,她老家在距噶尔县300公里的札达县,她和老公都是最先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的受益者。她的老公也是一位教师,在阿里职校任教。她初中在内地班山西就读,高中在北京上的,大学在武汉上的。十年的学习生涯,费用全部由国家来承担,她说感谢国家对牧区孩子在教育上的好政策,因为好的政策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她说,内地环境还是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她非常喜欢。学业上,她品学兼优,完全可以留在内地或拉萨任教,可是她依旧执着地选择返回家乡——阿里,做一名老师。我疑惑地问:“既然有那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还要回阿里?”她莞尔一笑说:“这里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生命的根。因为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学识培养更多家乡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让外面的世界也了解我们西藏秘境别样的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
陕西大厦是阿里挂职的援藏干部在阿里临时的家。初来乍到,去拜访相识的故人。走进他的房间,大约三十平方米,类似酒店里的标间。房间的摆设很简单,一张一米五的床,一个四门柜子,两把椅子,一个四方小茶几,这就是他所有的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房子门后的几盆花:两盆长寿花是他从内地坐飞机带来的,稀稀落落的叶子间绽放着几朵小粉花;一盆吊篮看起来有点萎靡不振;另外的那一盆鸭掌木,看起来倒有几分生机。他说阿里的气候较为反常,六月天,那两盆长寿花晚上放在窗户外竟被冻伤了。夕阳透过窗棂,余晖洒在窗边,斑驳疏影下他脸上的晒斑若隐若现。看着他脸上晒黑的皮肤,嘴唇因工作忙碌顾不上及时喝水干裂起皮,听着他娓娓道来:因为时差原因,他们每天晚上要忙到一两点才能休息,特别是疫情期间,每天晚上忙到深更半夜是常态。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作为新一批的援藏干部,你们应该清醒地思考: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灵魂般的叩问直击人性的天灵盖。
来藏两个多月,七一党建活动到阿里烈士陵园祭奠,我知道了先遣连的故事。1950年8月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作为先遣部队进军西藏阿里。独立骑兵师人员包含7个民族,136人中63人非战斗人员,途中11次葬礼,历经180多个日夜,1000多公里的艰险路程。爬雪山、过草地、登高峰,在缺衣、缺粮、缺盐的恶劣条件下,先遣连凭着顽强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战胜了千难万险,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被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坚韧意志和“生命未卜,信仰犹存”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多次强调要弘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的孔繁森精神,成为阿里干部永恒的追求。
雪域高原,缺氧不缺信仰;雪域高原,缺氧不缺信念。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不仅担负着教育帮扶的重大责任,更肩负着增进汉藏友谊、维护民族团结、稳固边藏的使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更要认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老西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在经历风雨中淬炼筋骨,用实际行动践行“老西藏精神”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
初入阿里,作为援藏干部的我在大巴车上,有意无意注意到接待我们的一位小哥,他皮肤黑黝黝的,嘴唇略微泛点淡淡的紫色。我们并排而坐,在拉家常中得知:他是贵州人,今年28岁,来阿里工作已经五六年了,在贵州老家娶妻生子。目前,父母、孩子生活全靠妻子一个人照顾,每年他仅仅能回家一趟。他说,这里太阳紫外线强,因高海拔缺氧,会影响人的心肺功能。因为这里空气干燥、常年干旱,年降雨量少之又少,水资源缺乏,所以农作物、蔬菜、水果等都是从西宁或新疆运输而来,物价比较高。在阿里居住的人大部分是来工作的,他们会把房子买到拉萨或内地的城市,退休以后,他们就回拉萨或老家去养老。我不解地问:“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你为什么还要留守?”他憨憨地笑了笑说:“阿里是很艰苦,可是你不来,我不来,谁来坚守这方国土?”
我有幸承担噶尔县中考的监考工作。在监考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中学的化学老师。闲聊中得知,她老家在距噶尔县300公里的札达县,她和老公都是最先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的受益者。她的老公也是一位教师,在阿里职校任教。她初中在内地班山西就读,高中在北京上的,大学在武汉上的。十年的学习生涯,费用全部由国家来承担,她说感谢国家对牧区孩子在教育上的好政策,因为好的政策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她说,内地环境还是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她非常喜欢。学业上,她品学兼优,完全可以留在内地或拉萨任教,可是她依旧执着地选择返回家乡——阿里,做一名老师。我疑惑地问:“既然有那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还要回阿里?”她莞尔一笑说:“这里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生命的根。因为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学识培养更多家乡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让外面的世界也了解我们西藏秘境别样的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
陕西大厦是阿里挂职的援藏干部在阿里临时的家。初来乍到,去拜访相识的故人。走进他的房间,大约三十平方米,类似酒店里的标间。房间的摆设很简单,一张一米五的床,一个四门柜子,两把椅子,一个四方小茶几,这就是他所有的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房子门后的几盆花:两盆长寿花是他从内地坐飞机带来的,稀稀落落的叶子间绽放着几朵小粉花;一盆吊篮看起来有点萎靡不振;另外的那一盆鸭掌木,看起来倒有几分生机。他说阿里的气候较为反常,六月天,那两盆长寿花晚上放在窗户外竟被冻伤了。夕阳透过窗棂,余晖洒在窗边,斑驳疏影下他脸上的晒斑若隐若现。看着他脸上晒黑的皮肤,嘴唇因工作忙碌顾不上及时喝水干裂起皮,听着他娓娓道来:因为时差原因,他们每天晚上要忙到一两点才能休息,特别是疫情期间,每天晚上忙到深更半夜是常态。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作为新一批的援藏干部,你们应该清醒地思考: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灵魂般的叩问直击人性的天灵盖。
来藏两个多月,七一党建活动到阿里烈士陵园祭奠,我知道了先遣连的故事。1950年8月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作为先遣部队进军西藏阿里。独立骑兵师人员包含7个民族,136人中63人非战斗人员,途中11次葬礼,历经180多个日夜,1000多公里的艰险路程。爬雪山、过草地、登高峰,在缺衣、缺粮、缺盐的恶劣条件下,先遣连凭着顽强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战胜了千难万险,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被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坚韧意志和“生命未卜,信仰犹存”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多次强调要弘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的孔繁森精神,成为阿里干部永恒的追求。
雪域高原,缺氧不缺信仰;雪域高原,缺氧不缺信念。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不仅担负着教育帮扶的重大责任,更肩负着增进汉藏友谊、维护民族团结、稳固边藏的使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更要认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老西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在经历风雨中淬炼筋骨,用实际行动践行“老西藏精神”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