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梁平莉
字数:1387
2023-09-10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改变过去课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满堂灌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激情澎湃,所以教师要摒弃索然无味、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注意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测试图片、猜谜、看动画、赞美景等方式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以风趣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产生自信和学习的热情。
二、课堂组织要讲究艺术
上好一节生动的课,需要教师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再好的课没有动听的声音,都是枯燥而乏味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学生带到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当中,他们就会愿意跟着你的思路前行。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方法指导。“双减”政策下,语文课应紧扣单元训练主题,落实一课一个训练点,即教、学、练都围绕这个点来落实,不失为语文课堂减负的一种有效途径。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课后题以及交流平台,选择适当的方法作为依托,在精读课上教方法,略读课上引领学生用方法,丛书文章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比如以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学精读课文《赵州桥》一课时,教给学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通过描写桥长、桥宽、建桥材料、桥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把第一句话“赵州桥非常雄伟”写清楚的。第三自然段是通过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总结这两段都是由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样的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先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又是怎样把这句话写清楚的。通过先回顾方法,再引领学生运用方法组文阅读课,大胆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找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怎么把这句话写清楚的?”在此基础上出示学习任务,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来完成。
四、课后作业要分层布置
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语文作业,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加速知识内化、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采用分层提问、分层训练来设计作业:即A类作业是基础性简单易答的题;B类作业是巩固性突出重点的题;C类作业是拓展性知识延伸的题。教师可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真正达到课后巩固的目标。
五、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应着力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质疑发问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背诵的习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
总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教师只要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手段先进,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学修养,才能使课堂有魅力,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适应“双减”下的新的教学形势。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心小学)
一、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激情澎湃,所以教师要摒弃索然无味、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注意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测试图片、猜谜、看动画、赞美景等方式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以风趣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产生自信和学习的热情。
二、课堂组织要讲究艺术
上好一节生动的课,需要教师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再好的课没有动听的声音,都是枯燥而乏味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学生带到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当中,他们就会愿意跟着你的思路前行。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方法指导。“双减”政策下,语文课应紧扣单元训练主题,落实一课一个训练点,即教、学、练都围绕这个点来落实,不失为语文课堂减负的一种有效途径。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课后题以及交流平台,选择适当的方法作为依托,在精读课上教方法,略读课上引领学生用方法,丛书文章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比如以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学精读课文《赵州桥》一课时,教给学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通过描写桥长、桥宽、建桥材料、桥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把第一句话“赵州桥非常雄伟”写清楚的。第三自然段是通过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总结这两段都是由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样的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先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又是怎样把这句话写清楚的。通过先回顾方法,再引领学生运用方法组文阅读课,大胆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找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怎么把这句话写清楚的?”在此基础上出示学习任务,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来完成。
四、课后作业要分层布置
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语文作业,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加速知识内化、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采用分层提问、分层训练来设计作业:即A类作业是基础性简单易答的题;B类作业是巩固性突出重点的题;C类作业是拓展性知识延伸的题。教师可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真正达到课后巩固的目标。
五、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应着力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质疑发问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背诵的习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
总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教师只要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手段先进,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学修养,才能使课堂有魅力,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适应“双减”下的新的教学形势。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