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冰淇淋”, 别让未成年人吃“醉”了!

□江德斌

字数:1047 2023-08-30 版名:声音
  “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网红上线,酒精棒冰”“微醺,甜如蜜”……今年夏天,酒精冰淇淋成为社交新宠,一张张外包装上印着各类品牌酒的冰淇淋照片在朋友圈风靡,不少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其中包括一些未成年人。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出发,应进一步依法规范酒精冰淇淋的售卖行为。(8月22日《法治日报》)

  “酒精冰淇淋”到底是酒还是冰淇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目前,各地商家推出了多种“酒精冰淇淋”“酒精棒冰”产品,其外表形态与常规的冰淇淋、棒冰并无区别,但是里面却含有酒精成分,商家在冰淇淋里掺入了白酒、黄酒、清酒、朗姆酒等,对外的宣传广告里,亦特别强调“酒精”成分,藉此在众多冰淇淋产品里脱颖而出,以吸引消费者注意,达到促销目的。
  由此可见,虽然“酒精冰淇淋”表面上属于冰淇淋产品类别,但是商家却主推“酒精”概念,分明是将“酒精”作为促销卖点,吸引想尝鲜的消费者。“酒精冰淇淋”的原料成本相对较高、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也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售价相对普通产品高出一大截,利润也就更可观了。而且,在购买“酒精冰淇淋”的消费者中,不乏年轻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群体,这就潜藏了违规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法律风险。
  我国《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把饮料酒定义为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目前只有茅台冰淇淋等少数标注了酒精含量,如茅台冰淇淋明确标注“添加2%的53%vol贵州茅台酒”;而大多数酒精冰淇淋并没有标注酒精含量,客服称为“微量”“少量”。可见,“酒精冰淇淋”的酒精含量需要依法精确标注,以便厘清其身份,究竟是否超出相关标准,是否需要按照酒类产品予以管控。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学校、幼儿园周边也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但是,从媒体调查的情况看,“酒精冰淇淋”的销售并未受到限制,校园门口的小卖部、文具店都有销售,商家也没有查验消费者年龄,未成年人可以轻松购买食用。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的大脑、肝脏等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酒精的损害,所以不宜摄入含酒精的食品和饮料,应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冰淇淋”,校园周边的商店也应禁止销售相关产品。
  近年来,在食品饮料里添加酒精成分,已经成为一股创新潮流,诸如含酒精的雪糕、月饼、蛋黄派、巧克力、茶饮等,都有类似的含酒精类产品。商家基于市场竞争,开发新品并不为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含酒精类产品需要依法标明配料,精准标注酒精含量比例,并要在显著位置上,提醒酒精对身体存在健康风险,孕妇、未成年人等群体禁止食用,从而让消费者一目了然,防范误买、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