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万点
□王继颖
字数:1804
2023-08-30
版名:文苑
出世百天左右的婴儿,像稚嫩的新芽。怀抱“新芽”的母亲,正是生命丛林中年华最好的一株。母亲慈爱微笑的眼睛,闪烁着孩子眼中最明亮的光华。一场特大暴雨,导致房屋坍塌,熄灭了母亲眼睛的光华。陷入黑暗的关键时刻,母亲奋力托举,将孩子托离致命的险境。一天一夜后,救援队员将困在废墟里的孩子平安救出。孩子重见生命的光华。难以想象遇难母亲经历过怎样的疼痛,她被找到时,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孩子从废墟中重生的同一天,女婴“千斤”在医院出生。深夜里,15楼病房一位孕妇即将分娩,疼痛一阵紧似一阵。分娩室在5楼。医院因暴雨停电,电梯停止运行。从15楼到5楼的步梯,仿佛高高的天梯,每一级台阶都是一道难关。
“哪位家属能来帮忙抬下担架?”护士长一招呼,十几位陪床的男家属聚到护士站。这些即将或刚刚做爸爸的男士,借助备用灯的光亮,齐心协力抬起担架,关切万分地护着担架上的孕妇,小心谨慎地走下一级级台阶。大约10分钟后,担架稳稳地到了分娩室门口。凌晨,楼外的雨还在哗哗啦啦瓢泼一般地下,楼内一声啼哭,一个女婴平安降生。睁开眼睛的女婴,沐浴到父母、医生、护士等众人眼中的光华,如同春天阳光下的新芽。做了母亲的女士感恩大家合力帮忙,觉得爱心重如千斤,给女儿取名“千斤”。
这天凌晨,还有一位孕妇即将分娩。出现阵痛时,是凌晨四点,她还在某大学的家属院里。家属院积水严重,救护车无法进入。火烧眉毛,家属拨通水上派出所的救援电话。所长立即带民警拖着皮划艇进入积水中。积水流急,一路冒雨。他们靠人力,桨一点儿一点儿往前划,从大约三公里外赶到家属院,火速用担架把孕妇从家中抬下来,抬上皮划艇。照顾孕妇的家属和校医也上了承载力有限的小艇。所长和民警跳入水中,一点儿一点儿推着皮划艇往外移动。湍急的积水,最浅处都已没过膝盖,最深处漫过了胸口。他们一次次被水流冲倒,一次次站立起身子,竭尽全力在水中坚持。短短三公里,花了两个小时才走完。终于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他们把孕妇抬上警车送到医院。又一个男孩儿呱呱落地,成为尘世光华照临的“新芽”;又一个女士平安成为幸福的母亲。
三个婴儿,在特大暴雨袭击的郑州重生或新生。暴雨连绵,持续几天。有人估算,有一个小时的降雨量,相当于在郑州倾倒了一百多个西湖。雨灾围困的郑州城,成为各地同胞揪心的焦点。媒体镜头中一片片汪洋的背景中,还有许多被救的幼儿:有的被武警高高地紧搂在胸前,有的被民警安妥地驮在背上,有的骑在消防员肩头被抓牢双脚,有的被市民从泥坑里奋力拉出……
浑身湿透的少年守在街头,阻止汽车开往积水的深坑;医院试工研究生跪地六小时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耗尽体力跪烂膝盖救助了十几个人;“呐喊哥”趟着积水奔走呼喊,敲窗劝说被淹汽车的主人弃车逃生,20分钟喊回几十条命;一位师傅开起铲车,持续两小时救出因山洪被困的近70人;上海读书的河南姑娘,带头创建、更新的“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在互联网刷屏,成功救援家乡被困的很多人;新疆的中年汉子,号召180名维吾尔族同胞忙碌8小时打出一万个馕,和两名司机开车两天三夜,跨越九千里送到河南;公益网站募集善款,八方百姓纷纷捐赠,一天完成六百万元目标……
以上种种细节,来自2021年7月河南遭遇暴雨洪灾后各级各类媒体中的万千个救助瞬间。我用文字组合攒聚起这些细节闪烁的光华。两年后,因连日暴雨,河北的涿州、高碑店等多个县市也成为洪水围困的重灾区,同胞们揪心助力的焦点。媒体传播的视频、照片中万千个救助瞬间,光华闪烁,似曾相识。央视新闻播出的一帧画面中,一个身板结实的小伙子,面容疲惫,神色温柔,低眉注目着自己双手稳稳托举起的小婴儿。这个小伙子叫刘喜双,家在高碑店市,退伍后组建起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两年前曾带领救援队千里迢迢奔赴郑州参与抗洪救灾。家乡有难,他和救援队的兄弟姐妹更是义不容辞,半个多月以来,拖着冲锋舟、橡皮艇等救援工具,赶往保定东站转移滞留旅客;火速到涿州松林店镇、刁窝镇、码头镇救援转移被困人员;疾行至高碑店辛桥镇、新城镇、东马营镇、肖官营镇,装沙袋护堤坝、转移乡亲、抽积水、清淤泥、消毒杀菌……
暴雨无情,暂时吞没了天上的太阳;尘寰有爱,永远闪烁着希望的光华。“光华”一词,意思是“明亮的光辉”,不仅比“光辉”更“明亮”,而且让人联想到“春华秋实”。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万点光华,就像朗照大地的阳光,可以抚慰灾难的伤痛,可以助力新生或重生,让生命之芽舒展健康的枝叶,绽放人性的花朵,结出温暖的果实。
孩子从废墟中重生的同一天,女婴“千斤”在医院出生。深夜里,15楼病房一位孕妇即将分娩,疼痛一阵紧似一阵。分娩室在5楼。医院因暴雨停电,电梯停止运行。从15楼到5楼的步梯,仿佛高高的天梯,每一级台阶都是一道难关。
“哪位家属能来帮忙抬下担架?”护士长一招呼,十几位陪床的男家属聚到护士站。这些即将或刚刚做爸爸的男士,借助备用灯的光亮,齐心协力抬起担架,关切万分地护着担架上的孕妇,小心谨慎地走下一级级台阶。大约10分钟后,担架稳稳地到了分娩室门口。凌晨,楼外的雨还在哗哗啦啦瓢泼一般地下,楼内一声啼哭,一个女婴平安降生。睁开眼睛的女婴,沐浴到父母、医生、护士等众人眼中的光华,如同春天阳光下的新芽。做了母亲的女士感恩大家合力帮忙,觉得爱心重如千斤,给女儿取名“千斤”。
这天凌晨,还有一位孕妇即将分娩。出现阵痛时,是凌晨四点,她还在某大学的家属院里。家属院积水严重,救护车无法进入。火烧眉毛,家属拨通水上派出所的救援电话。所长立即带民警拖着皮划艇进入积水中。积水流急,一路冒雨。他们靠人力,桨一点儿一点儿往前划,从大约三公里外赶到家属院,火速用担架把孕妇从家中抬下来,抬上皮划艇。照顾孕妇的家属和校医也上了承载力有限的小艇。所长和民警跳入水中,一点儿一点儿推着皮划艇往外移动。湍急的积水,最浅处都已没过膝盖,最深处漫过了胸口。他们一次次被水流冲倒,一次次站立起身子,竭尽全力在水中坚持。短短三公里,花了两个小时才走完。终于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他们把孕妇抬上警车送到医院。又一个男孩儿呱呱落地,成为尘世光华照临的“新芽”;又一个女士平安成为幸福的母亲。
三个婴儿,在特大暴雨袭击的郑州重生或新生。暴雨连绵,持续几天。有人估算,有一个小时的降雨量,相当于在郑州倾倒了一百多个西湖。雨灾围困的郑州城,成为各地同胞揪心的焦点。媒体镜头中一片片汪洋的背景中,还有许多被救的幼儿:有的被武警高高地紧搂在胸前,有的被民警安妥地驮在背上,有的骑在消防员肩头被抓牢双脚,有的被市民从泥坑里奋力拉出……
浑身湿透的少年守在街头,阻止汽车开往积水的深坑;医院试工研究生跪地六小时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耗尽体力跪烂膝盖救助了十几个人;“呐喊哥”趟着积水奔走呼喊,敲窗劝说被淹汽车的主人弃车逃生,20分钟喊回几十条命;一位师傅开起铲车,持续两小时救出因山洪被困的近70人;上海读书的河南姑娘,带头创建、更新的“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在互联网刷屏,成功救援家乡被困的很多人;新疆的中年汉子,号召180名维吾尔族同胞忙碌8小时打出一万个馕,和两名司机开车两天三夜,跨越九千里送到河南;公益网站募集善款,八方百姓纷纷捐赠,一天完成六百万元目标……
以上种种细节,来自2021年7月河南遭遇暴雨洪灾后各级各类媒体中的万千个救助瞬间。我用文字组合攒聚起这些细节闪烁的光华。两年后,因连日暴雨,河北的涿州、高碑店等多个县市也成为洪水围困的重灾区,同胞们揪心助力的焦点。媒体传播的视频、照片中万千个救助瞬间,光华闪烁,似曾相识。央视新闻播出的一帧画面中,一个身板结实的小伙子,面容疲惫,神色温柔,低眉注目着自己双手稳稳托举起的小婴儿。这个小伙子叫刘喜双,家在高碑店市,退伍后组建起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两年前曾带领救援队千里迢迢奔赴郑州参与抗洪救灾。家乡有难,他和救援队的兄弟姐妹更是义不容辞,半个多月以来,拖着冲锋舟、橡皮艇等救援工具,赶往保定东站转移滞留旅客;火速到涿州松林店镇、刁窝镇、码头镇救援转移被困人员;疾行至高碑店辛桥镇、新城镇、东马营镇、肖官营镇,装沙袋护堤坝、转移乡亲、抽积水、清淤泥、消毒杀菌……
暴雨无情,暂时吞没了天上的太阳;尘寰有爱,永远闪烁着希望的光华。“光华”一词,意思是“明亮的光辉”,不仅比“光辉”更“明亮”,而且让人联想到“春华秋实”。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万点光华,就像朗照大地的阳光,可以抚慰灾难的伤痛,可以助力新生或重生,让生命之芽舒展健康的枝叶,绽放人性的花朵,结出温暖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