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晨读

□魏大学

字数:2104 2023-08-27 版名:知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晨读的重要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喜欢晨读,有主动晨读的意识和行动,指导他们掌握合理的晨读方法,辅导他们参与有效的晨读。
  晨读存在的问题
  内容枯燥。数学课本的例题本身文字较少、内容抽象、单一枯燥,很多老师对例题也没有深入挖掘和适度扩充,读起来不如语文课那么生动有趣,这是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晨读的主要原因。每到晨读课总是磨磨蹭蹭、敷衍了事,表现出没有兴趣、自由散漫、盲目低效。
  形式单一。最常见的晨读模式是“学生读、老师守、干部管”,往往一味追求全班照本宣科、整齐划一地朗读。老师要么简单地发号施令布置晨读任务,要么端坐讲台埋头批改作业,做与晨读无关的事情;要么在教室前后巡回检查、管控纪律。这样的晨读,老师过度关注表面而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忽视了方法指导和情感体验,犹如局外人和看客,没有参与到学生有效的晨读中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失去新鲜感,丧失晨读的积极性,感到被动厌烦和无趣。
  目标不清。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和讲持续、讲实效的脑力活动,晨读更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延伸及补充。然而,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晨读目标不明确,要么浮于形式浅显地读一读老师指定的任务,要么随手翻开课本例题有口无心地读一读,从不考虑晨读什么、怎么晨读、晨读效果等诸多问题,往往表现为心不在焉比较随意。
  方式不当。在日常晨读中表现出这些不当方式:声嘶力竭叫喊式、声如蚊蚋悄悄式、慢条斯理拖腔调、全班齐读重形式、自由晨读不落实等,教师需要从音量规定、语速调控、坐姿规则、捧书要求等细节入手,提高晨读有效性。
  晨读内容
  精读教材。对于教材,我们要指导学生“初读—细读—精读—勤读—重点读—读了再读”,养成爱读的习惯和会读的能力。读些什么呢?读课题,让学生记住核心内容,重组知识脉络,建构知识框架。读典型例题和重点习题,根据老师的讲解与扩充,能够深度思考、迁移想象、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读关键结语,根据圈点勾画和注释增强对重点内容的内化理解与掌握运用。读拓展链接,教材上的“知识链接”内容丰富,既有小故事,又有相关知识的发展史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知识面。
  选读杂志和书籍。根据“双减”政策、五项管理、新课标,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读数学课本,我们要指导学生改变意识、改善学习方式、扩大学习范围。如选读《小小数学家》《名师教数学》《数学帮帮忙》《奇妙的数王国》《奇妙的数学》《数学真美妙》《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数学百草园》《数学在哪里》等数学杂志和书籍,从多角度、多层面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晨读策略
  教师领读。教师作为晨读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做到胸有成竹提前准备,合理构建完整的晨读知识体系,借助黑板或课件进行呈现,尽量坚持每天进行榜样示范带头晨读,手把手地传授晨读方法。如一年级《简单的图画题》学生开始总是出错。引导学生晨读“一看图、二思考、三列式”,并创编解题顺口溜:“图画题看问号,问号在哪就求哪”;还要带上简单动作来加强理解记忆。这样一来,把抽象的解决方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口诀,学生一看就会、一读就懂。我们要做有思想、有智慧、有创造的好老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合理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能力。
  思考中读。“传帮带共进步,主动晨读成习惯。”晨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与精心安排。如果是低年级学生,可采取老师范读、领读、教读,学生跟读的模式;如果是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采取有声朗读和无声默读交替进行,圈点勾画出重点关键字词;为了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兴趣和保持晨读的有效性,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效的晨读训练。根据不同例题采取全班齐读、分小组读、个别抽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不同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晨读中加深理解与思考。
  如晨读《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让学生带着这些小问题去熟读:什么叫三角形?(抓住“围成”这一重点词语,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一个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个角、几条边?)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和底?(怎样画高?画高时需要注意什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一组对应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一个三角形有几组对应的底和高?)三角形有什么特性?(举例子说一说这个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所有三角形都是运用这个特性吗?)通过熟读勾画和思维想象,相信这些数学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融合中读。在新课标理论支撑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具有开放多元的发展性思维,晨读到数学中的某些内容时,要切换思维迅速联系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思读统一,实现学科融合。如晨读《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课,引导学生与科学课有关知识相融合,把“房屋建筑坐北朝南的习俗”“通过树叶茂盛与稀疏来辨别南北方向”“树桩的年轮辨别”“风向的描述”等科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读,让学科之间有机整合,更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晨读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长期培养和辅导,逐步唤起学生想读的欲望,萌生乐读的情趣,形成多读的习惯,进而提升会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