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模工匠”成为教育的有益补充
□戴先任
字数:1068
2023-08-23
版名:声音
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劳模工匠以及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推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在“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基础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联合实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7月20日央视新闻)
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让优秀的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进课堂,好处多多。如他们掌握的高超技艺,他们的朴素,他们身上具有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都值得学生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多让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进课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让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走上学校讲台,让他们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能打通优秀民间文化与“象牙之塔”之间的阻隔,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多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走上讲台,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大有裨益。让劳动模范进课堂,能够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对学生带来正向影响,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劳模身上具备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不管是读书还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学习这种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吃苦耐劳,天下则断无不成之事。
同时,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也有利于改变学生们对职业的错误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片面的观念还影响至深,以至于职业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让更多劳模工匠走进课堂,这也是向技能型人才致敬,让学生们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而让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会更多一些理性,而少一些偏见。
《通知》明确,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在大中小学全贯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不断健全,劳模工匠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支持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各类资源不断丰富。
当然,壮大劳模工匠兼职教师,也要设置必要的门槛,要严把“审核关”,抓好兼职教师的培养工作,要让进校园的劳模工匠兼职教师能够带来“干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育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劳模工匠进校园,给学校教育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的“精气神”,能够让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更有活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让德智体美真正做到齐头并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需要各地相关部门、学校能够抓好落实,让“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能够做好教育的“加法”,成为教育的有益补充。
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让优秀的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进课堂,好处多多。如他们掌握的高超技艺,他们的朴素,他们身上具有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都值得学生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多让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进课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让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走上学校讲台,让他们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能打通优秀民间文化与“象牙之塔”之间的阻隔,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多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走上讲台,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大有裨益。让劳动模范进课堂,能够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对学生带来正向影响,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劳模身上具备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不管是读书还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学习这种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吃苦耐劳,天下则断无不成之事。
同时,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也有利于改变学生们对职业的错误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片面的观念还影响至深,以至于职业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让更多劳模工匠走进课堂,这也是向技能型人才致敬,让学生们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而让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会更多一些理性,而少一些偏见。
《通知》明确,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在大中小学全贯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不断健全,劳模工匠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支持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各类资源不断丰富。
当然,壮大劳模工匠兼职教师,也要设置必要的门槛,要严把“审核关”,抓好兼职教师的培养工作,要让进校园的劳模工匠兼职教师能够带来“干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育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劳模工匠进校园,给学校教育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的“精气神”,能够让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更有活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让德智体美真正做到齐头并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需要各地相关部门、学校能够抓好落实,让“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能够做好教育的“加法”,成为教育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