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的核心是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杨建东

字数:1229 2023-08-20 版名:知行
  结合学生实际去解读教材,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去拓展教材。
  如果能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去解读教材,必然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围绕教材,围绕学生,课堂就凝练而集中,学生也会在课堂上抓住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然,学生的知识就会是片面的、点状的,而不是网状的知识脉络。
  让学生构建出知识体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构建学科体系,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必然。
  今日听了学校一位青年教师的一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优点很多,从教态和教学语言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总的来说,感觉比较琐碎。
  为什么会感觉比较琐碎呢?原因就出在这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围绕学生去处理教材,而是想着自己怎样在课堂上表现物理探究的方法,这本身没有错,但对于这节课来说,无疑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
  课堂实验的设计,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当设计的实验结果在学生日常认知范围之内,或者实验的结果学生不用动手都能知道,老师再去设置这样的实验,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使学生的课堂探究欲松懈。
  这就和写文章一样,一定要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讲课,一定要激发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围绕这一想法去组织课堂、设计课堂,那么课堂一定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思考方向。
  老师设计用可乐瓶子从不同高度下落对纸张造成的冲击破坏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一是这个实验的结果不用做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常识去预见,二是该结论也并非这节课的重点。如果非要去展示这一探究课题,我觉得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证明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当然又是别的课程的内容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得出动能定理,这个时候细心研读教材,就会发现教材是通过理想化模型运用牛顿力学观点建立起来这一定理的。然后才是验证和应用。
  温故而知新,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用理想模型去推导出未知结论,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加速度,通过加速度又能算出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位移的关系,然后通过有意识的推导整理,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功和动能的概念,很容易发现“动能的变化量刚好等于外力所做的功”这个“秘密”,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这样,学生也初步知道用牛顿力学观点解决问题与用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形成用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路。
  同时,成功激发出了学生对这一理论推导结论的兴奋和好奇,他们急于想知道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和普适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开放式地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在设计实验中,学生会进一步理解和熟悉动能定理。
  用已有知识,走向未知的新发现,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新发现。每一步都是学生的自主思考,每一个结论都有学生自己的参与。这也许是教材编写的意图所在。
  合理解读教材是一个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如何理解和解读教材,一个是深刻领会物理学思想;二是掌握物理学习方法;三是结合学生实际,四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发现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才是课堂设计的首要因素。
  回归教材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回归教材的编写意图。